[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预拼装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7741.4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4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赵质彬;李爽;欧阳骏弛;唐清;幸化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工第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T17/1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付金星 |
地址: | 400042***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施工 预拼装 标准设备 建筑参数 建筑工件 三维模型 校验 采集 建筑工程项目 数据采集设备 现场视频数据 空间定位器 程序构建 构建设备 焊接设备 建筑架构 拼装焊接 摄像设备 设计程序 校验程序 校验结果 自动校验 标准库 焊接器 机械臂 夹持 建模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预拼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预拼装方法及系统,利用摄像设备采集建筑施工预拼装现场视频数据;利用数据采集设备采集建筑参数;利用设计程序根据采集建筑参数设计建筑架构;利用BIM程序构建建筑三维模型;利用校验程序对BIM模型进行校验;利用机械臂夹持建筑工件;利用空间定位器对建筑工件位置进行定位;通过焊接设备利用焊接器对工件进行拼装焊接操作。本发明通过三维模型构建设备将建立的标准设备文件存入标准库,能够提高标准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建模的速度;本发明能够自动校验BIM模型是否符合标准,校验效率高,校验结果准确,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项目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预拼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预拼装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人们利用各种建筑材料、机械设备按照特定的设计蓝图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进行的为建造各式各样的建筑产品而进行的生产话动。它包括从施工准备、破土动工到工程竣工验收的全部生产过程。这个过程中将要进行施工准备、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土方工程、爆破工程、基础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钢结构工程、木结构工程、结构安装工程等工作。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BIM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该信息库不仅包含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专业属性及状态信息,还包含了非构件对象(如空间、运动行为)的状态信息。借助这个包含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利益方提供了一个工程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平台。然而,现有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预拼装过程中,建模慢,影响拼装进度;同时,依靠人工检查BIM模型是否符合项目规定的标准,对于动辄成千上万个元件的BIM模型而言,这种方法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现有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预拼装过程中,建模慢,影响拼装进度;同时,依靠人工检查BIM模型是否符合项目规定的标准,对于动辄成千上万个元件的BIM模型而言,这种方法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预拼装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预拼装方法,所述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预拼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视频采集设备利用摄像设备采集建筑施工预拼装现场视频数据。通过建筑数据采集设备利用数据采集设备采集建筑参数。
步骤二,主控设备调度建筑架构设计设备利用设计程序根据采集建筑参数设计建筑架构。
步骤三,通过三维模型构建设备利用BIM程序构建建筑三维模型。
步骤四,通过模型校验设备利用校验程序对BIM模型进行校验。
步骤五,通过夹持设备利用机械臂夹持建筑工件。通过空间方向定位设备利用空间定位器对建筑工件位置进行定位。通过焊接设备利用焊接器对工件进行拼装焊接操作。
步骤六,通过显示设备利用显示器显示采集的建筑施工预拼装现场视频数据。
进一步,所述三维模型构建设备构建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工第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建工第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77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