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锌粉尘的还原脱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18487.X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7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德庆;潘建;郭正启;李启厚;杨聪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1/242 | 分类号: | C22B1/242;C22B7/02;C22B1/216;C22B19/02;C22B19/30 |
代理公司: | 长沙轩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3235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锌 粉尘 还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锌粉尘的还原脱锌方法,包括步骤:S1、配料:配备含锌粉尘物料;S2、预处理:向所述物料中加水润湿,润湿后堆存和捂料升温熟化;S3、向所述熟化后的物料中加入0.6%~1.0%复合粘结剂得混匀料;S4、将所述步骤S3中制备的混匀料造球得到生球;S5、将所述生球干燥得到干球;S6、将所述干球装入回转窑内还原,还原后在保护气氛下进行冷却得到还原脱锌球。提高了含锌粉尘球团的成球性,使所述球团不容易粉化和破裂,在回转窑内还原脱锌、脱碱金属,脱锌率大于92.5%,还原球团残锌含量低于0.092%,还原球团铁金属化率大于82%、碱金属Na2O、K2O脱除率均大于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粉尘固废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锌粉尘的还原脱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对铁矿石的需求量也逐日增加。与此同时,伴随着钢铁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量也日渐增多,这些含有大量的铁、锌、碳等有用元素的粉尘产量较大,占钢产量的8~15%,是一种有较大利用价值的二次资源。但是,含锌粉尘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因此,开发合适的工艺对这些粉尘中的有用元素进行回收利用,不仅有利于缓解我国铁矿石短缺的压力,降低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而且能够解决钢铁企业粉尘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目前采用火法处理含锌粉尘脱锌的主要工艺有回转窑还原工艺、转底炉还原工艺,还包括衍生出的竖炉工艺、环形炉工艺等,其原理是在高温还原条件下,将含锌粉尘中的锌氧化物还原为单质锌,单质锌挥发后与固体渣相分离并在烟气中被氧化,最后富集于除尘系统中得到回收利用,与此同时铁氧化物也被还原为单质铁,留于固体渣相中,作为炼铁原料。
现有技术中也公开了一些含锌粉尘的还原脱锌的方法,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102776309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钢铁厂含锌粉尘的处理方法,将钢铁厂含锌粉尘、煤粉及粘结剂按比例混匀制造生球,然后将生球布入转底炉中进行高温还原,并向转底炉中通入气体燃料和助燃空气,还原结束后收集渣铁混合物及转底炉烟气;收集的渣铁混合物经过破碎筛分得到海绵铁和炉渣;收集到的烟气通入湿式除尘器,同时喷入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将转底炉烟气中含有的锌反应成硫酸锌溶液,电解硫酸锌溶液,得到锌和稀硫酸,除尘后的烟气排出。该工艺在还原过程需向转底炉内通入气体燃料和助燃空气,提高炉内温度至温度高达1150~1350℃,且造球过程添加剂用量高达4%~8%,因此导致该工艺能耗高、成本大。此外,转底炉工艺利用系数低、生产效率不高,导致其处理量较低。
公开号为CN 101386913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转底炉处理含锌粉尘回收氧化锌的方法,将10~30%煤、70~90%含锌粉尘、1~5%添加剂按进行配料;将所配原料混和均匀后压制成生球;将所述生球布入蓄热式转底炉中,加热到1100℃~1350℃,保持10~30分钟进行还原,得到含锌粉尘和金属化铁料。但是该工艺加热温度高、能耗大,利用系数低,产量低;由于在金属料上部通入燃烧的氧化性气体,导致体系还原气氛不够,所得铁料金属化率低等问题。
公开号为CN106893866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含锌粉尘的处理方法,该发明主要还原器为竖炉,竖炉里面包含若干还原室温,每个还原室由至少一个燃烧室供热;然后将含锌粉尘球团布于还原室内,在各还原室内得到含有煤气及锌蒸气的烟气;烟气排出竖炉进行锌的回收。通过本方法可获得锌含量高的含锌粉尘,但是存在燃烧能耗高、粘结剂用量大(3%~5%)导致成本高。此外,高温含锌烟气具有粘性高、腐蚀性强等特点,易造成烟气管道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84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