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移坡道间距可控的双向星球车转移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23798.5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5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鄢青青;刘学;齐跃;满剑锋;潘博;饶炜;姜生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主分类号: | B64G1/16 | 分类号: | B64G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许姣;仇蕾安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移 坡道 间距 可控 双向 星球 机构 | ||
1.一种转移坡道间距可控的双向星球车转移机构,包括:展开导轮(100)和两条坡道(200),两条所述坡道(200)分别通过所述展开导轮(100)对称布置在着陆平台的横向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限距模块(300),两个所述限距模块(300)布置在着陆平台纵向两端,每个所述限距模块(300)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端的所述坡道(200)连接,且所述限距模块(300)与所述坡道(200)活动连接;令限距模块(300)平行于着陆平台纵向的方向为X向、平行于着陆平台横向的方向为Z向,垂直于着陆平台的方向为Y向,所述活动连接限制每个限距模块(300)只具备绕X向和Y向转动的自由度,用于实时调整两条所述坡道(200)展开端的横向间距,使两条所述坡道(200)展开端的实际横向间距与其处于水平时的横向间距相同;
所述限距模块(300)包括限距杆、接头A(302)和接头B(303);所述限距杆两端分别连接有接头A(302)和接头B(303);其中,所述接头A(302)为球形接头,所述接头B(303)包括球形接头及与球形接头一体成型的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平行,用于防止限距杆绕Z向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坡道间距可控的双向星球车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道(200)包括承力梁(201)、连接支架(204)、挡板(206)、扭簧A(207)和中轴(208);所述连接支架(204)一端与承力梁(201)纵向内侧铆接,另一端设置圆柱形盲孔,圆柱形盲孔的周向上开设一个开口朝向所述限距杆且与圆柱形盲孔连通的径向开口,使所述接头A(302)或接头B(303)位于圆柱形盲孔内,且能够沿圆柱形盲孔轴向滑动;所述连接支架(204)的圆柱形盲孔的轴向开口端安装有通过扭簧A(207)预紧的挡板(206);挡板(206)为L型角盒状,其竖直段挡住圆柱形盲孔的轴向开口,其水平段和连接支架(204)分别与中轴(208)销接后通过销钉(209)固定,当限距模块(300)对挡板(206)的作用力小于或等于扭簧A(207)的预紧力时,挡板(206)为限距模块(300)的X向运动限位,当限距模块(300)对挡板(206)的作用力大于扭簧A(207)的预紧力时,限距模块(300)的接头A(302)和接头B(303)可以从连接支架(204)的圆柱形盲孔中脱出,从而实现限距模块(300)和坡道(200)的分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移坡道间距可控的双向星球车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距杆为拱形杆(301)。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移坡道间距可控的双向星球车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距模块(300)还包括压紧臂(304),所述限距杆的两端分别分出一个分支,两端的分支各连接一个所述压紧臂(304),每个压紧臂(304)的端部设置一个安装接口,为所述限距模块(300)提供对外压紧接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移坡道间距可控的双向星球车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座(500)和限位柱(305),四个所述限位座(500)分别安装在着陆平台上与每个所述限距模块(300)的两端端部对应位置处,所述限距模块(300)两端与限位座(500)滑动配合,用于为所述限距模块(300)的X向运动限位;
所述限位柱(305)固定在所述压紧臂(304)上;所述限位座(500)上开设三面开口的矩形凹槽,其中,矩形凹槽的两相对开口沿Z向,分别记为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用于使所述限位柱(305)进入所述限位座(500)内部;另一开口的开口方向分别垂直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记为第三开口,位于着陆平台两端的限位座(500)的第三开口相背,均沿X向;所述限位柱(305)沿Z向伸入限位座(500)上的矩形凹槽,沿X向与矩形凹槽滑动配合。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移坡道间距可控的双向星球车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道(200)还包括护栏(202)和护栏支架(203),两个所述护栏(202)通过两对以上护栏支架(203)对称设置在承力梁(201)横向两侧,两个护栏(202)均平行于所述承力梁(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未经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379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