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供料锁螺丝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4367.0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3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米勒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灵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8 | 代理人: | 陶品德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 螺丝 供料 伺服电机 锁付装置 锁螺丝机 空气压缩源 电磁输送 分选机构 供料装置 控制装置 拧紧系统 压缩气源 空气源 驱动 | ||
本发明涉及锁螺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磁供料锁螺丝机系统,包括分选机构、供料装置和锁付装置,还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电磁输送装置、控制装置和驱动锁付装置的第一伺服电机,本系统主要具有如下优点:一、通过电磁传送螺丝,从而可以克服在没有空气压缩源的环境下使用螺丝拧紧系统。二、电磁传送相对于压缩气源传送的效果更加稳定,不因为空气源的不稳定而影响供料效果。三、采用本电磁传送可以使螺丝的传送速度更快,更精准,进而提高传送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螺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供料锁螺丝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锁螺丝机已大量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锁螺丝机在工作时,大多采用自动供料的方式,即通过自动将螺丝供应给锁螺丝机的刀头,从而实现连续不断地锁付作业。
现有的螺丝自动供料主要是采用气动的供料方式,这种气动供料方式主要是利用一条气管,让螺丝从气管中依赖于压缩空气进行传送。但是,这种依赖于压缩空气进行传送的方式必须要有稳定的压缩空气气源,无疑这种依赖于气源传送的方式不但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而且对于没有压缩空气气源的使用环境即无法进行自动供料的方式,特别是,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下的临时进行小批量的锁付作业时,犹显不便,且当前对于汽车零部件行业、精密电子行业、光学部件、医疗器械等产品的螺丝紧固工作,都需要避免螺丝在送料的过程中产生灰尘,水雾,然而依赖压缩空气的螺丝锁付装置很难完全避免因为压缩空气中携带的灰尘和水分。
有鉴于此,发明人作出了新的发明创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磁供料锁螺丝机系统,本锁螺丝机系统具有传送稳定及适应范围广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电磁供料锁螺丝机系统,包括分选机构、供料装置和锁付装置,还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电磁输送装置、控制装置和驱动锁付装置的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电磁输送装置的进料端与分选机构连接,所述电磁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与供料装置连接,所述供料装置设置于锁付装置的下方。分选机构将螺丝送入电磁输送装置,由电磁输送装置通过电磁弹射将螺丝传送至供料装置中,第一伺服电机驱动锁付装置锁付螺丝,电磁输送装置、锁付装置、第一伺服电机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锁付装置设置有浮动位移装置,通过可变推力速度控制锁付装置进给,所述浮动位移装置驱动包括基座和设置于基座的丝杆,所述基座设置有驱动丝杆旋转的第二伺服电机,所述基座内设置有位移座,所述丝杆驱动位移座沿基座移动,所述位移座与锁付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输送装置包括弹射管和电磁发生装置,所述电磁发生装置包括电容器、升压模块、驱动线圈、可控硅、电源及PCB控制板,电容器及升压模块均设置于PCB控制板,所述升压模块连接电源并与可控硅连接,所述驱动线圈通过PCB控制板与电容器连接,且驱动线圈套接于弹射管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电磁输送装置设置有至少一组电磁加速装置,所述弹射管依次穿过电磁发生装置和电磁加速装置。
优选的,所述弹射管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螺丝的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位于电磁发生装置。
优选的,所述弹射管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螺丝通过的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位于电磁发生装置与电磁加速装置之间。
优选的,所述基座内设置有导向柱,所述位移座沿导向柱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锁付装置包括锁付头、伸缩真空管、锁付嘴、锁付轴、刀头,所述伸缩真空管与锁付头可伸缩连接,所述锁付头设有用于驱动伸缩真空管的弹簧,所述锁付嘴与真空管的下端连接,锁付轴与第一伺服电机传动连接,刀头与锁付轴的另一端连接并依次穿过真空管位于锁付嘴中,所述锁付嘴延伸至供料装置的通道中。
进一步的,还包括升降调节机构,所述分选机构设置于升降调节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米勒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米勒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43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