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真空半连续感应熔炼铝白铜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33168.6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3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群;郭创立;孙君鹏;周斌;杨红艳;梁相博;刘琦;山瑛;张青队;梁建斌;王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斯瑞先进铜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9/06 | 分类号: | C22C9/06;C22C1/02;C22C1/06;B22D11/00;B22D11/111;B22D1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潘卫锋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连续 感应 熔炼 白铜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真空半连续感应熔炼铝白铜材料的制备方法,合金质量百分比为Cu余量,Ni 14.5%,Al 2.6%,Mn 0.9%,Fe 0.9%。制备方法包括配料、装炉、熔炼、除气、浇铸、铸造等工艺,本发明采用的气氛保护非真空感应熔炼‑下引法红锭铸造技术,制备的铝白铜CuNi14Al3材料气体含量低、夹杂物少、并且组织成分均匀,可锻性好,大大提高工业化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真空半连续感应熔炼铝白铜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铝白铜合金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能等,有较高的疲劳强度和承载能力,良好的导热性和较低的摩擦系数。已被广泛应用在轨道交通、海洋、石油、化工和航空航天领域。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机械制造行业快速发展,对高强度耐腐蚀耐磨铜合金的性能要求和需求量将显著提高。CuNi14Al3经锻造热处理后存在密集的、大小分布较均匀的沉淀相Ni3Al,显著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经过锻造碾环制成的用于异步电机的收缩环,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快发展,拥有无法超越的竞争力和市场前景。
目前,国内关于铝白铜CuNi14Al3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非真空熔炼-锭模浇铸:将电解铜板+工业纯铝+电解镍板+工业纯铁+电解锰放入感应炉熔炼,待料化完后浇入锭模,此方法存在铸锭成分不均,铸态枝晶存在偏析严重及粗大树枝晶,氧含量高,存在缩松、夹杂缺陷,导致后续加工存在批量报废。
真空感应熔炼:将电解铜板+工业纯铝+电解镍板+工业纯铁+电解锰放入感应炉,抽真空-化料-浇铸,此方法存在缺点是铸锭缩孔较深,材料收得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出低气体含量、组织均匀、无偏析的非真空半连续感应熔炼铝白铜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非真空半连续感应熔炼铝白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以百分含量计,按Cu余量,Ni 14.5%,Al 2.6%,Mn 0.9%,Fe 0.9%的比例称取所需原料;
2)装炉:将上述含Ni原料和含Fe原料置于熔炼炉底部,再加入含Cu原料;
3)熔炼:升温加热至步骤2)中原料熔化,加入含Al原料,升温至1200℃时加入含Mn原料,熔炼过程采用气氛保护;
4)除气:逐步升温至1300℃,通氩气除气20min,加入一定量的铜镁合金除气,取样检测成分,不合格调成分返回步骤3),合格则出炉,出炉温度为1400℃;
5)浇铸:采用结晶器将熔体倒入溜槽后及时打开气氛保护溜槽及炉口,保证溜槽内液面平稳,不断流、不溢出;
6)铸造:待熔体进入达到结晶器容积的三分之一高度时开始铸造,起始铸造速度为30mm/min,然后提高至100mm/min,铸造过程调整结晶器冷却水流量、冷却水温度,保证铸锭引出时保持亮红,铸造过程铸锭保持亮红,铸造前排干铸造井水,避免激冷开裂;铸造稳定时保证结晶器内熔体液面距结晶器顶部 3-5mm,及时清理结晶器内浮渣;待熔炼炉里的熔体全部倒入溜槽时,铸造速度提升至110mm/min,直至浇铸完成,防止热量补充不充分造成堵溜槽。
进一步地,所述含Ni原料采用纯度为99.99%的电解镍板,所述含Fe原料采用纯度为99.98%的工业纯铁块,所述含Cu原料采用纯度为99.99%的电解铜板,所述含Al原料采用纯度为99.99%的工业纯铝块,所述含Mn原料采用纯度为99.9%的电解锰片。
进一步地,步骤2)中加入所述含Cu原料后,缝隙处以木炭覆盖,形成一定的防护气氛,隔绝大气,去除氧化夹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斯瑞先进铜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斯瑞先进铜合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31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