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次铝灰中水溶性盐脱除及回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33549.4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6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登奇;秦庆伟;陈精智;周毅;黄亮;马靓;龙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新金洋资源股份公司;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9 | 分类号: | C02F1/469;C22B7/00;C22B21/00;C02F103/34 |
代理公司: | 武汉经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4 | 代理人: | 邱雨家 |
地址: | 441700 湖北省襄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铝灰中 水溶性 脱除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二次铝灰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二次铝灰中水溶性盐脱除及回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二次铝灰进行研磨和过筛;S2、将细灰投入一级反应罐中与水混合并搅拌,滤液送入集液罐中;S3、S2中的滤渣在二级反应罐中与水混合并搅拌,将二级反应罐中反应液过滤分离,滤液送入集液罐中;S4、将集液罐中液体加热,蒸发浓缩后静置冷却;S5、将集液罐中浓缩后清液通入电渗析装置淡化室中,将饱和NaCl溶液通入浓缩室中,向电极室中通入电极洗液,循环排出空气后接通恒流电源,调节淡化室和浓缩室的压差,浓缩室始终通料液循环,淡化室中每4‑5h更换下一批料液;S6、将浓缩回流液流结晶,分离干燥后即可得到混合盐。本发明可以提高除盐的综合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铝灰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次铝灰中水溶性盐脱除及回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铝灰是原铝工业和再生铝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操作、设备、工艺方法等存在缺陷而产生的一种副产物,这种副产物中由于含有较高的金属铝及其氧化物、盐等有价组分,常被用于回收金属铝、氧化铝或特种氧化铝,也可用于生产絮凝剂、耐火材料、路基材料、生物材料等,而这些回收利用工艺中往往忽略了铝灰中盐的回收利用,同时,在除盐的过程中还伴随着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气大多采用氨气吸收塔处理用以生产铵盐制品,废水的处理由于高能耗、高成本、回收效果不佳等因素成为难点。
铝灰可分为一次铝灰和二次铝灰,一次铝灰中含铝量较高,呈银灰色,又称白灰;二次铝灰中铝含量较低,呈黑色,又称黑灰。通常对一次铝灰进行回收铝后转化成二次铝灰,故二次铝灰的回收处理是铝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的重点和难点。常规的二次铝灰中按质量计含10%~30%铝,30%~70%氧化铝,10%左右二氧化硅,5%左右氧化铁,10%~30%氯盐(含钠镁钾钙等)。
当前,铝灰中除盐的方法通常为煅烧或水浸,但煅烧能耗高且粉尘污染严重,既不经济又不环保;而单独水浸除盐不完全且消耗大量水,产生大量废水,蒸发结晶类的废水回收盐的方法能耗过高且对设备损伤大,除盐的综合性(包括环保、能耗等)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次铝灰中水溶性盐脱除及回收的方法,旨在解决除盐综合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二次铝灰中水溶性盐脱除及回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二次铝灰进行研磨和过筛,过筛后将筛下细灰收集待用;
S2、将S1中细灰投入一级反应罐中与水混合并搅拌,保持反应罐中温度恒定,将反应罐中生成的气体导入氨气吸收塔中,将反应罐中反应液过滤分离,滤液送入集液罐中,滤渣送入二级反应罐中;
S3、S2中的滤渣在二级反应罐中与水混合并搅拌,对混合液施加超声波,将二级反应罐中生成的气体导入氨气吸收塔中,将二级反应罐中反应液过滤分离,滤液送入S2中的所述集液罐中,并滤出终渣;
S4、将集液罐中液体加热,蒸发浓缩后静置冷却,将集液罐中产生的气体导入氨气吸收塔中;
S5、向电渗析装置中通入水,润洗了离子交换膜堆后排出,将集液罐中浓缩后清液通入电渗析装置淡化室中,将饱和NaCl溶液通入浓缩室中,向电极室中通入电极洗液,循环20-25min排出空气后,接通恒流电源,调节淡化室和浓缩室的压差,浓缩室始终通料液循环,淡化室中每4-5h更换下一批料液,在淡化室中获得稀释回流液流,浓缩室中获得浓缩回流液流;
S6、将浓缩回流液流通入到沉降池中后,通过冷却辅助结晶,分离干燥后即可得到混合盐。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1中通过60目的网筛进行过筛。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2中的水与细灰的液固质量比为7~14:1,反应温度为60~90℃,搅拌速度为250~300r/min,时间为120~24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新金洋资源股份公司;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湖北新金洋资源股份公司;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35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