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降解的环保聚烯烃热收缩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36159.2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6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捷新;苏阳;张春生;王丹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安德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20;B32B27/32;B32B33/00;B29D7/01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恒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88 | 代理人: | 史亮亮 |
地址: | 515800 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解 环保 烯烃 收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的环保聚烯烃热收缩膜及其制备方法。可降解的环保聚烯烃热收缩膜,包括依次层叠的外层、芯层和内层。可降解的环保聚烯烃热收缩膜的制备方法:将各层原料按比例混合后分别使用单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塑化,然后使用多层平行锥形模头进行多层共挤合层得到多层熔体,多层熔体充气得到膜泡,然后使用定型水套冷却定型得到多层结构的一次吹胀膜管;一次吹胀膜管除水后经远红外陶瓷烘箱加热,然后通过打泡充气吹胀,再同步机械纵向拉伸至所需尺寸后进行定径冷却;最后进行退火和冷却,展平、切边、收卷。本申请提供的可降解的环保聚烯烃热收缩膜,能够进行光/生物双降解,机械强度和柔韧性好,拥有良好的热收缩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烯烃热收缩膜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降解的环保聚烯烃热收缩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包装行业也在快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环境压力也日益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重视。
聚烯烃热收缩膜因其重量轻、机械性能好,被广泛用于各种产品的销售和运输。随着聚烯烃热收缩膜的大规模应用,其回收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因其一般都很薄,应用范围广泛,总应用量大但单次应用质量少,集中处理存在较高的成本,因为往往散落在土地、河流、湖泊等地方,产生了较大的环境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解的环保聚烯烃热收缩膜,能够进行光/生物双降解,机械强度和柔韧性好,拥有良好的热收缩性能。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解的环保聚烯烃热收缩膜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产品质量稳定。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降解的环保聚烯烃热收缩膜,包括依次层叠的外层、芯层和内层,
所述外层和内层,其原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均包括:PP30-50%、mLDPE25-30%、降解母粒10-20%、高岭土母粒10-15%、硅酮抗粘连母粒1-3%、芥酸酰胺爽滑母粒1-3%和表面活性剂型抗静电剂母粒1-3%;
所述芯层,其原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LDPE35-60%、mLDPE15-20%、降解母粒10-20%、高岭土母粒10-15%和芥酸酰胺爽滑母粒5-10%;
所述降解母粒,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纳米二氧化钛5-20wt%、聚氧乙烯10-30wt%、余量为LDPE;
所述高岭土母粒,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高岭土30-50wt%和LDPE50-70wt%。
纳米二氧化钛具有光催化活性高,无毒,价格经济和光化学稳定性高的优点,是良好的聚乙烯降解光催化剂选择。但普通二氧化钛在聚乙烯中难以分散均匀,会影响光降解效果;本发明用PEO(聚氧乙烯)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混合,获得改性效果,获得能在聚烯烃热收缩膜中分散效果良好的降解母粒,再用于生产。以高岭土作为生物降解促进剂,高岭土的加入不仅能够促进聚合物薄膜的光降解,更能促进其残余物的生物降解。
优选地,2.16kg压力、190℃条件下,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中的PP的熔融指数均为0.4-1.0g/10min,所述芯层中的LDPE的熔融指数为0.25-3g/10min。
优选地,2.16kg压力、190℃条件下,所述外层、芯层和内层中的mLDPE的熔融指数均为0.5-5g/10min。
一种所述的可降解的环保聚烯烃热收缩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各层原料按比例混合后分别使用单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塑化,然后使用多层平行锥形模头进行多层共挤合层得到多层熔体,所述多层熔体充气得到膜泡,然后使用定型水套冷却定型得到多层结构的一次吹胀膜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安德力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安德力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61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