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菌酶协同发酵工艺的仔猪饲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6307.0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5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郑萍;陈代文;余冰;何军;虞洁;夏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50/30 | 分类号: | A23K50/30;A23K50/60;A23K10/14;A23K1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鹏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协同 发酵 工艺 仔猪 饲料 制备 方法 | ||
基于菌酶协同发酵工艺的仔猪饲料,由基础组分和菌酶协同发酵饲料构成;基础组分包括大豆浓缩蛋白、乳清粉、鱼粉、氯化钠、氯化胆碱、石粉、磷酸氢钙、复合维生素、复合微量元素、复合氨基酸;所述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包括发酵底物、酶制剂和菌种。本发明的菌酶协同发酵饲料不但可以改善仔猪的生产性能,更能提高仔猪对饲料养分利用率,特别是饲料磷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粪便中磷的排泄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养殖及饲料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菌酶协同发酵工艺的仔猪饲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磷是动物必需的矿物质元素之一,对动物的生长有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非再生资源,磷在饲料工业中是继蛋白质和能量以外的第三种最昂贵的饲料原料,在动物体内含量仅次于钙,是动物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遗传物质和大部分酶的重要构成,其生物学功能在矿物质元素中最多,主要包括:(1)参与骨骼和牙齿构成,(2)构成ATP和磷酸肌酸,参与机体能量代谢,(3)以磷脂方式促进脂类和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并保证生物膜完整性,(4)为DNA、RNA等遗传物质重要组成部分并参与构成大部分酶,(5)组成Na2HPO4/Na2H2PO4缓冲对,调节酸碱平衡。
但是,目前动物生产中磷的利用效率通常较低,大量未被利用的磷随粪尿排出体外,使得环境中磷不断富集,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污染。植物性饲料中的磷以植酸磷和非植酸磷两种形式存在,但主要都是植酸磷,本身的可利用性低,而且它还与蛋白酶抑制剂、植物凝集素、皂素、单宁等多种抗营养物质结合,进一步影响了矿物质元素如钙、锌、镁、铜、锰、钻、铁等的利用率,同时植酸上的磷酸基团不仅可以与饲料中的蛋白质、氨基酸、淀粉和脂质等物质上的阳离子基团结合,使其溶解性降低,会影响动物对这些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尤其对猪的影响更大;而且还可以与动物体内的淀粉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酸性磷酸酶等结合,降低这些酶的活性,使整个日粮的养分利用率降低。
日粮中磷供给不足,会导致机体代谢活动减弱、食欲降低、生长速度减慢、生产力下降,骨骼发育异常等,出现佝偻病,骨软化症等临床病症。为满足猪的生长需要,以达到其最佳的生产性能,通常在日粮中添加无机磷源,尤其是磷酸盐磷,通常占饲料总磷的1/3。但是由于磷的消化利用率低,导致大量的未被消化吸收的磷随粪便排出体外,通过地表径流和渗透进入江河湖泊,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和其他浮游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使水体的溶氧量降低,水质恶化,从而引起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大量死亡,因此大量排放到环境中的磷会对生态平衡造成很大影响。
为了提高饲料磷的利用率,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饲料中添加植酸酶,以水解植物性饲料中的植酸。该方法的特点在于植物饲料中的磷主要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由于仔猪体内缺乏分解植酸磷的植酸酶和可产生植酸酶的微生物,对饲料植酸磷利用率低下,因此,通过添加植酸酶使植物性饲料中的磷被有效地释放出来,以便仔猪机体吸收利用,从而提高了饲料原料中磷的利用率的方法,但是,该方法仅能部分提高饲料磷的利用率,提高幅度有限,可见,现有技术仍然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根据酶和底物以及微生物的特性,再结合其功能互补性、叠加性原理,构建一种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工艺及产品,该菌酶协同发酵饲料不但可以改善仔猪的生产性能,更能提高仔猪对饲料养分利用率,特别是饲料磷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粪便中磷的排泄量。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菌酶协同发酵工艺的仔猪饲料,由10~20%的基础组分和80~90%的菌酶协同发酵饲料构成;
所述基础组分包括26.67%的大豆浓缩蛋白、26.67%的乳清粉、26.67%的鱼粉、2.67%的氯化钠、0.8%的氯化胆碱、6%的石粉、3.46%的磷酸氢钙、0.33%的复合维生素、1.33%的复合微量元素、5.4%的复合氨基酸,共计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63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神经网络的训练方法、神经网络的训练装置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风机和电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