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燃烧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8751.6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2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丰川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385;G01M17/007;H01M1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透明墙 燃烧 实验平台 短路 工作台 电动汽车电池 电池稳定性 表面设置 电池过充 电池使用 电芯内部 顶部设置 加热装置 控制终端 内部设置 摄像装置 实验技术 外侧设置 电池包 碰撞墙 实验台 显示器 外部 分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燃烧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涉及电动汽车燃烧实验技术领域。该电动汽车燃烧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包括第一透明墙,所述第一透明墙的外侧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表面设置有控制终端与显示器,所述第一透明墙的顶部设置有摄像装置,所述第一透明墙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透明墙,所述第二透明墙的内部设置有实验台、加热装置与碰撞墙。通过对电动汽车电池进行电芯内部短路、电池过充、电池使用过温、电池包外部过流及短路与电池稳定性的燃烧实验,使得能够得到有效的电动汽车燃烧的实验平台以及实验方法,可以从本质上分析电动汽车燃烧所存在的缺陷,从而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减少电动汽车燃烧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燃烧实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燃烧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当今世界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各国普遍认识到节能减排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电动汽车具有高效、节能、低噪声、零排放等显著特点。
虽然电动汽车存在着诸多的好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电动汽车自燃的情况,从而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电动汽车发生自燃的现象大多数都是汽车的电池有关,但是目前并没有有效的电动汽车燃烧的实验平台以及实验方法,从而无法从本质上分析电动汽车燃烧所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燃烧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解决了目前并没有有效的电动汽车燃烧的实验平台以及实验方法,从而无法从本质上分析电动汽车燃烧所存在缺陷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动汽车燃烧实验平台,包括第一透明墙,所述第一透明墙的外侧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表面设置有控制终端与显示器,所述第一透明墙的顶部设置有摄像装置,所述第一透明墙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透明墙,所述第二透明墙的内部设置有实验台、加热装置与碰撞墙,所述第二透明墙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多个喷头。
优选的,所述显示器、摄像装置、实验台、加热装置均与控制终端通过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摄像装置为可360°旋转摄像头。
优选的,所述实验台为可旋转和可震动平台。
一种电动汽车燃烧实验方法,包括以下实验方法:
a:电芯内部短路:
1)金属杂质:往电芯内部加入金属粉尘杂质,再将电动汽车启动使其工作,形成电芯内部短路,观察并且记录电动汽车燃烧的时间,15min之后利用喷头将火扑灭,并且观察与记录汽车受损情况;
2)隔膜破损:将电芯内部的隔膜划破,再将电动汽车启动使其工作,形成电芯内部短路,观察并且记录电动汽车燃烧的时间,15min之后利用喷头将火扑灭,并且观察与记录汽车受损情况;
3)晶枝:对采用液态电解质的锂电池进行充电,由于金属锂在负极上会结晶形成树枝状的金属锂,成为晶枝,当晶枝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将电动汽车启动使其工作,形成电芯内部短路,观察并且记录电动汽车燃烧的时间,15min之后利用喷头将火扑灭,并且观察与记录汽车受损情况;
4)泡水:将电动汽车的电池完全浸泡在水中,浸泡时间为2-3h左右,然后将电池装上,再启动电动汽车,5-10min之后,如果电动汽车没有发生燃烧的情况,则取下电池继续浸泡1h,如此反复操作,观察并且记录电动汽车燃烧的时间,15min之后利用喷头将火扑灭,并且观察与记录汽车受损情况;
b:电池过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丰川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丰川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87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