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烯烃热收缩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39116.X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1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捷新;吴淑芬;苏阳;张春生;王丹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安德力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好易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06;B32B27/32;B32B27/18;B65D65/40;C08L23/14;C08L83/04;C08L23/08;C08L23/06;C08K5/20;C08K5/17;C08J5/18;B29C61/0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恒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88 | 代理人: | 史亮亮 |
地址: | 515800 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烯烃 收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烯烃热收缩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加入外层、中间层和内层的原料,经过熔融共挤得到复合料;对复合料进行一次吹胀形成膜泡,待尺寸稳定后经冷却定型得到膜管;膜管经除水后牵引至加热系统进行预加热,加热至85‑110℃时,开始二次吹胀并同时进行双向拉伸;拉伸后的膜管经风环冷却定型后,再进行热定型处理,经切边、收卷得到所述聚烯烃热收缩膜。本发明所述的聚烯烃热收缩膜在80‑110℃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热收缩性能,热收率在40‑70%范围内可控,且手感较为柔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烯烃热收缩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发展,包装产品得以在日化、医药和农副产品中广泛应用,而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POF)作为包装材料中的一种,较于传统的木质、纸质、金属、玻璃及聚氯乙烯热收缩膜(PVC热收缩膜)等包装材料,具有质量轻,透明度好,无毒,绿色环保,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的应用在食品、药品、日用品、电子电器、医药行业等领域产品的包装运输中。
传统的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POF)是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作为中间层原料,共聚丙烯作为内层和外层原料,经过塑料成型加工工艺将内层、中间层和外层三层共同挤压制得。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热收缩性能,可以作为包装膜进行使用,各种形状或尺寸的待包装物品可以被包装成一个整体,且包装膜内部的产品可以得到良好的展示,提高产品的商业价值,并且可以在包装膜外部观察从而确保产品是否有被污染或损坏。
但传统的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POF)需要到120℃才能完全收缩,较于聚氯乙烯热收缩膜(PVC热收缩膜)高20-50℃,在化妆品、食品、电子产品和医药行业等对加工温度有较高要求时,过高的温度会导致被包装物变形、变质,甚至发生失效的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在温度敏感产品的包装领域,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POF)的应用受到限制。而且传统的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POF)收缩率在45-55%范围内,热收缩范围较窄,无法满足有较高收缩率要求的产品包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聚烯烃热收缩膜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聚烯烃热收缩膜(POF)的应用范围较窄,热收缩范围较窄,无法满足有较高收缩率要求的产品包装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聚烯烃热收缩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加入外层、中间层和内层的原料,经过熔融共挤得到复合料;
对复合料进行一次吹胀形成膜泡,待尺寸稳定后经冷却定型得到膜管;
膜管经除水后牵引至加热系统进行预加热,加热至85-110℃时,开始进行二次吹胀并同时进行双向拉伸;
拉伸后的膜管经风环冷却定型后,再进行热定型处理,经切边、收卷得到所述聚烯烃热收缩膜。
优选地,75-95%的聚乙烯树脂、5-10%的爽滑剂和1-15%的功能母粒;所述聚乙烯为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超低密度聚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丙烯酸接枝改性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功能母粒为色母粒、防雾母粒、抗静电母粒、防锈母粒和抗菌防霉母粒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均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70-95%的聚丙烯树脂、1-10%的抗粘连剂、1-10%的爽滑剂和1-10%的抗静电剂;所述聚丙烯树脂为二元共聚聚丙烯、三元共聚聚丙烯和聚丙烯基弹性体中的至少两种。
优选地,所述中间层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30-40%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50-60%的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10%的乙烯-α-辛烯共聚物、5-10%的爽滑剂和1-5%的功能母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安德力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好易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安德力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好易德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91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