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0186.7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7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顾会建;王宝宗;史宏涛;路萍;章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路图像 车辆位置信息 采集 道路检测 存储介质 破损路面 车辆行驶过程 有效降低成本 匹配结果 人力物力 检测 匹配 破损 图片 关联 拍摄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道路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采集车辆途经的道路图像和车辆位置信息,并确定道路图像的采集时间和车辆位置信息的采集时间;若检测到任一所述道路图像中存在路面破损,则将该道路图像的采集时间与所述车辆位置信息的采集时间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该道路图像所关联的车辆位置信息。本发明实施例获取路面图片和车辆途经位置,在检测到破损路面图片后,通过获取与拍摄的图片时间相同的位置信息,得到破损路面的位置,有效降低成本,节省人力物力,提高道路检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图像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道路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交通网络公路总里程迅速增长,使公路后期的养护保养工作量大大增加,路面破损病害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公路养护部门的重视,路面破损病害的及时准确识别是路面养护工作的第一步。
目前应用的道路破损的检测方法分为两类:半人工和基于检测车的方法。半人工的方法采用摄像头拍摄路面图片,然后进行人工筛选,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检测车对硬件设备的要求比较高,成本很高,而且需要人工处理离线数据,无法实现路面破损的全自动化检测,不仅影响交通环境,最终的识别效果也一般。比较出名的有日本的Kumatsu系统及英国的MRMS检测车,采用传感器、摄像机、激光扫描仪等设备,利用传感器及激光扫描仪获取路面的模拟信号,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该方法成本高且识别率低,且只能对图片进行识别,无法确定位置,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道路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实现在确定路面破损的同时,得到路面破损的位置,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破损检测和修复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道路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采集车辆途经的道路图像和车辆位置信息,并确定道路图像的采集时间和车辆位置信息的采集时间;
若检测到任一所述道路图像中存在路面破损,则将该道路图像的采集时间与所述车辆位置信息的采集时间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该道路图像所关联的车辆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道路图像由设置在车辆尾部的图像采集器采集;所述图像采集器的拍摄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属于预设的夹角区间;所述图像采集器与路面的高度在预设的距离区间,且所述图像采集器以预设广角进行拍摄。
可选的,所述夹角区间的下限值为45度,上限值为60度;所述距离区间的下限值为70厘米,上限值为100厘米;所述预设广角为90度。
可选的,在所述采集车辆途经的道路图像之后,还包括:
将采集的道路图像作为路面识别模型的输入,并根据输出结果确定采集的道路图像中是否存在路面破损。
可选的,所述采集车辆途经的道路图像和车辆位置信息,包括:
以第一频率采集车辆途经的道路图像,并记录所述道路图像的采集时间;
以第二频率采集车辆位置信息,并记录所述车辆位置信息的采集时间;
其中,所述第一频率大于所述第二频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道路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采集车辆途经的道路图像和车辆位置信息,并确定道路图像的采集时间和车辆位置信息的采集时间;
位置确定模块,用于若检测到任一所述道路图像中存在路面破损,则将该道路图像的采集时间与所述车辆位置信息的采集时间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该道路图像所关联的车辆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未经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01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