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流传送器电路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41093.6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2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马修·理查德·米勒;特瑞·麦凯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3/45 | 分类号: | H03F3/45;H03G1/00;H03G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传送 电路 方法 | ||
本发明为电流传送器电路和方法,系统包括用于接收输入信号的第一可变增益放大器以及耦合到所述第一可变增益放大器的第一下混频器。另外,所述系统包括耦合到所述第一下混频器的第一电流传送器,其中所述第一电流传送器包括第一共源共栅放大器(cascode)以及耦合到所述第一共源共栅放大器的第二共源共栅放大器。此外,所述系统包括耦合到所述第一电流传送器的第一信道滤波器以及耦合到所述第一信道滤波器的第二可变增益放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涉及电子电路和方法,具体而言,涉及电流传送器电路和方法。
背景技术
蜂窝通信设备包括收发器,例如用于接收和发射射频(RF)信号的射频收发器。可在RF收发器中使用超外差接收器或直接转换接收器(DCR)来接收RF信号。超外差接收器使用混频或外差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固定中频(IF),固定中频比原始无线电载波频率更容易处理。直接转换接收器可在RF收发器中使用。DCR使用由本地振荡器驱动的同步检测来解调传入的无线电信号,该本地振荡器的频率与目标信号的载波频率非常接近或相同。在直接转换接收器中,无线电信号被传送到混频器中,并且本地振荡器的频率接近于所接收的信号的频率,从而引起解调输出。直接转换接收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流传送器。电流传送器是理论上具有统一电流增益的电子放大器。电流传送器可执行各种模拟信号处理功能。
发明内容
根据实施例,系统包括用于接收输入信号的第一可变增益放大器以及耦合到所述第一可变增益放大器的第一下混频器。另外,所述系统包括耦合到所述第一下混频器的第一电流传送器,其中所述第一电流传送器包括第一共源共栅放大器(cascode)以及耦合到所述第一共源共栅放大器的第二共源共栅放大器。此外,所述系统包括耦合到所述第一电流传送器的第一信道滤波器以及耦合到所述第一信道滤波器的第二可变增益放大器。
根据另一项实施例,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包括耦合到第一节点的第一栅极、耦合到第二节点的第一源级、耦合到所述第三节点的第一漏极、耦合到第四节点的第一衬底,耦合到所述第三节点的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一端子,以及耦合到第五节点的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二端子。另外,所述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包括第二栅极、第二源级、第二漏极以及第二衬底,其中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所述第二漏极耦合到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所述第二栅极耦合到第六节点,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所述第二源级耦合到第七节点,并且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所述第二衬底耦合到第八节点。此外,所述电路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包括第三栅极、第三源级、第三漏极以及第三衬底,其中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所述第三栅极耦合到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三源级耦合到第九节点,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所述第三源级耦合到所述第九节点,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所述第三漏极耦合到第十节点,并且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所述第三衬底耦合到第十一节点。所述电路还包括耦合到所述第十节点的第二电阻器的第三端子,以及耦合到所述第五节点的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四端子。此外,所述电路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包括第四栅极、第四源级、第四漏极以及第四衬底,其中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所述第四漏极耦合到所述第九节点,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所述第四栅极耦合到所述第六节点,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所述第四衬底耦合到所述第七节点,并且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所述第四源级耦合到所述第八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10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