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残留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6154.8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6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蒋汶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深大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诸炳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残留检测 孔雀石绿 水产品 高效液相色谱 孔雀石绿检测 制备混合粉末 固相萃取 质谱检测 重现性 装柱 回收率 配制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残留检测方法,属于孔雀石绿检测方法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S1:溶液的配制;S2:制备混合粉末;S3:SPE柱装柱;S4:固相萃取;S5: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回收率高、重现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孔雀石绿检测方法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残留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孔雀绿属于一种工业染料,在水产养殖中经常用来治疗水霉病、腮霉病以及环境的消毒等。但孔雀石绿及其代谢产物隐色孔雀石绿在动物体内消除缓慢,残留时间长,且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目前,水产养殖中违规使用孔雀石绿的现象已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有效控制,但仍有少数渔民在使用孔雀石绿,需要对养殖业进行监测,严格控制孔雀石绿的使用。
因此,建立一种回收率高、重现性好的孔雀石绿检测技术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残留检测方法,该方法回收率高、重现性好。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残留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溶液的配制:配制混合内标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
S2:制备混合粉末:将壳聚糖溶解于6-8mL质量分数为1%的醋酸溶液中制成壳聚糖溶液,然后加入硅藻土和活性炭,滴加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调节至PH为9,溶液开始凝结后,再滴加质量分数为5%的HCl使混合溶液呈中性,于100-110℃下干燥1-2h,取出后研碎成粉末制得混合粉末;其中,壳聚糖、硅藻土、活性炭的重量份数比为1:1.2-1.7:7-8.5;
S3:SPE柱装柱:将混合粉末与碳纳米管混合制得填料,并将填料装入SPE柱中;其中,碳纳米管与混合粉末的重量份数比为1:1.5-2.8;
S4:固相萃取:取2-4mL质量分数为20%的乙腈活化SPE柱,将S1中的样品溶液进行上样,然后依次用2-4mL质量分数为80%的乙腈、2-4mL乙腈、乙酸铵重量份数比为1:1的混合溶液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并浓缩至近干,加入乙腈定容至1mL,加入1mL5mol/L乙酸铵,震荡后备用;
S5: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对步骤S4中震荡后的样品溶液进行色谱-质谱分析;色谱条件为:
流动相A:质量分数为0.1%的甲酸溶液;
流动相B:乙腈;流速为0.25mL/min;进样量2μL。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固相萃取技术对样品溶液进行前处理,SPE柱的填料选用为自制填料,首先将壳聚糖、硅藻土及活性炭混合均匀并制得混合粉末;壳聚糖、硅藻土及活性炭均具有较强的吸附性,以一定比例配制成混合粉末后,再与碳纳米管混合均匀制成填料;混合粉末可填充于碳纳米管的缝隙,进行固相萃取时,可有效吸附孔雀石绿及隐色孔雀石绿;然后用乙腈梯度洗脱的方式将孔雀石绿及隐色孔雀石绿进行洗脱,用乙腈与乙酸铵重量份数比为1:1的混合溶液,再次进行洗脱,提高孔雀石绿及隐色孔雀石绿洗脱的完全性;最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的回收率高、重现性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3中,碳纳米管与混合粉末的重量份数比为1:2.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纳米管为纳米管状,而混合粉末的颗粒度比碳纳米管小,严格控制混合粉末及碳纳米管的配比可提高填料填充于SPE柱中的密实度,减小碳纳米管之间的空隙,提高对孔雀石绿及隐色孔雀石绿的吸附效果和洗脱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4中,收集洗脱液后采用氮吹的方式浓缩至近干,氮吹的温度为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深大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深大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61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