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糖高纤维营养代餐粉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1441.8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7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锦;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轻工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李春霖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血糖人群 高纤维 低糖 糖尿病 功能性作用 燕麦 低聚木糖 营养物质 蛋白粉 黑芝麻 增稠剂 重量份 薏苡仁 魔芋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糖高纤维营养代餐粉,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藜麦20‑30份,燕麦15‑20份,蛋白粉10‑15份,魔芋5‑8份,薏苡仁5‑8份,黑芝麻2‑4份,低聚木糖2‑3份,增稠剂0.5‑1.0份。解决了现有的代餐粉功能性作用少、对于糖尿病患者及高血糖人群不适用、代餐粉中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糖尿病患者及高血糖人群的日常需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代餐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糖高纤维营养代餐粉。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的,糖尿病人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糖尿病更讲究的是饮食疗法,饮食中根据病人的体重和活动量,估计所需总热量,合理安排每天的饮食,含糖量高的食品不吃,含脂肪和淀粉的食品少吃,以吃蔬菜杂粮类为主,如莜麦面、荞麦面、燕麦片、豆类、玉米面、紫山药等富含维生素B、多种微量元素及食物纤维,以低糖、高蛋白、低淀粉的食物或者粗粮以及蔬菜等做主食,配以一定数量的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对于糖尿病患者及高血糖人群,在及时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日常饮食,如果饮食控制或者选用不当,则会导致血糖有很大的波动,对于平时的治疗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现有的代餐粉大部分主要功能是充饥或减肥,其它功能性作用较少,对于糖尿病患者及高血糖人群不适用,其中的营养物质也不能满足患者的日常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低糖高纤维营养代餐粉,解决现有的代餐粉功能性作用少、对于糖尿病患者及高血糖人群不适用、代餐粉中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糖尿病患者及高血糖人群的日常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糖高纤维营养代餐粉,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藜麦20-30份,燕麦15-20份,魔芋5-8份,薏苡仁5-8份,黑芝麻2-4份,低聚木糖2-3份,增稠剂0.5-1.0份。
一种低糖高纤维营养代餐粉,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藜麦23-27份,燕麦16-18份,魔芋6-7份,薏苡仁6-7份,黑芝麻2.5-3.5份,低聚木糖2.3-2.7份,增稠剂0.5-1.0份。
一种低糖高纤维营养代餐粉,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藜麦25份,燕麦17份,魔芋7份,薏苡仁7份,黑芝麻3.5份,低聚木糖2.7份,增稠剂0.7份。
各原料功效介绍:
藜麦,全谷全营养完全蛋白碱性食物,胚芽占种子的30%,且具有营养活性,优质藜麦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6%-22%,品质与奶粉及肉类相当,富含多种氨基酸,其中有人体必需的全部9种必需氨基酸,比例适当且易于吸收,尤其富含植物中缺乏的赖氨酸,钙、镁、磷、钾、铁、锌、硒、锰、铜等矿物质营养含量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类黄酮、B族维生素和E族维生素、胆碱、甜菜碱、叶酸、α-亚麻酸、β-葡聚糖等多种有益化合物,膳食纤维素含量高达7.1%,胆固醇为0,不含麸质,低脂,低热量,低糖。
燕麦,含粗蛋白质达15.6%,脂肪8.5%,还有淀粉释放热量以及磷、铁、钙等元素,燕麦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分别是小麦和玉米的4.7倍和7.7倍,燕麦中的B族维生素、尼克酸、叶酸、泛酸都比较丰富,特别是维生素E,每100克燕麦粉中高达15毫克,此外燕麦粉中还含有谷类食粮中均缺少的皂甙,同时还富含镁和维生素B1,也含有磷、钾、铁、泛酸、铜和纤维,可以降低胆固醇,对脂肪肝、糖尿病、便秘等均有辅助疗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轻工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甘肃省轻工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14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