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界面导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53421.4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7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周步存;周仁杰;卢静;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18 | 分类号: | C08L27/18;C09K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6 | 代理人: | 肖淑芳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界面 导热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界面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高分子材料与导热体材料混合;和
将混合后的高分子材料与导热体材料的混合物进行高速剪切,压片,得到界面导热材料;
所述高分子材料采用高分子树脂,包括聚四氟乙烯或聚偏氟乙烯中一种或两种的混合;
所述高速剪切采用气流粉碎机或高速剪切机;所述高速剪切机采用高速旋转的刀片式剪切设备,转速为18000-30000r/min,剪切的时间为2-6min;或者,所述高速剪切采用气流粉碎机时,粉碎压力为3-10kg·f/cm2,所述高速剪切采用气流粉碎机时,进料压力为3-5kg·f/cm2,进料器的振动频率为15-25Hz;
所述高分子材料与界面导热材料的质量比为(2-10):100;
所述导热体材料包括绝缘的导热体或导电的导热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为颗粒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的颗粒大小为0.1-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的导热体包括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镁、氮化硼或碳化硅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界面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的导热体包括氮化硼、氧化铝和氧化锌的混合物或氧化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界面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的导热体为质量比为45:45:10的氮化硼、氧化铝和氧化锌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的导热体的粒径范围是0.1-30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界面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的导热体采用粒径为2μm、5μm和20μm的导热体的混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的导热体包括石墨烯导热片,所述石墨烯导热片为面内定向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界面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导热片的厚度为10-100μm。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界面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导热片的厚度为10-60μm。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界面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导热片的片径为0.01-2.5mm。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界面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导热片采用片径为10μm、100μm、500μm和1000μm的石墨烯导热片的混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界面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导热片中,片径为10μm、100μm、500μm和1000μm的石墨烯导热片的质量比为10:15:30:45。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采用混合机混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的时间为5-15min。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界面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的时间为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342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M相变蓄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电卡效应的制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