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张力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8081.4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2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崔崑;许崇杰;毕俊杰;张瑞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工大机器人(山东)智能装备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H59/38 | 分类号: | B65H59/38;H01F41/09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张力调节件 收卷主轴 缠绕部件 控制轮 张力控制系统 缠绕 卷径 运动调整 可转动 张紧状态 张力调整 可活动 绕过 滞后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张力控制系统及方法,张力控制系统包括:机架;收卷主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张力调节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张力调节件可随收卷主轴的卷径的变化而运动;控制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其中,待缠绕部件绕过控制轮、张力调节件后缠绕在收卷主轴上,通过张力调节件的运动调整控制轮的转速,以使待缠绕部件的张力在缠绕过程中保持不变。本发明的张力调节件可随收卷主轴的卷径的变化而运动,通过张力调节件的运动调整控制轮的转速,使得待缠绕部件的张力在缠绕过程中保持不变,进而使得待缠绕部件始终处于张紧状态,能够及时补偿收卷主轴的卷径的变化,实现不同形状的产品的恒张力缠绕,解决张力调整滞后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绕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张力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绕线机在变压器设备生产中的不断应用,为了提高加工精度、时效和材料利用率,导线张力控制问题成了变压器自动绕线机的核心技术问题之一。因此研制出适用于变压器绕线机的导线张力控制系统和方法,确保对导线张力进行稳定、高精度的控制,成了变压器自动绕线机领域关注的焦点。
在张力控制的各行各业中,传统的手动控制方式由于其控制精度不高、依赖于人的感觉、只能进行阶段性的控制等缺点,已经无法应对市场的残酷竞争,因此较为先进的控制方式得到了不断地应用。目前,导线张力控制系统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控制方式:
第一种是卷径控制(开环控制),其原理为使卷轴产生与卷径成正比的控制扭矩。开环控制也称半自动控制,其具体为:张力控制装置通过卷径计算完成制动力计算,并以此为据进行制动力调整。
第二中是全自动控制(闭环控制),其具体为:张力传感器检测张力,控制使之与目标张力一致,然后通过控制制动力使张力变化,并根据与目标张力的比较情况,完成制动力的调整。
上述的卷径控制方式具有可以进行稳定的控制,不需要张力检测器,容易进行锥度控制等优点,但存在具有机械损耗、执行机构特性影响以及不能把握控制张力的缺陷。上述的全自动控制方式制控制精度良好,可以直接读取控制张力,还可以修正执行机的扭矩特性。
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恒张力恒速度卷绕控制方法和系统,该控制系统通过测量模块测量放卷卷轴速度、收卷卷轴速度、卷绕线速度和卷绕张力;然后根据放卷卷轴速度、卷绕线速度及放卷卷轴卷径控制放卷卷轴的转动速度以维持恒速度;根据收卷卷轴速度、卷绕线速度及收卷卷轴卷径控制收卷卷轴的转矩以维持恒张力。该控制系统需要利用传感器测量转速和张力,然后根据该信号进行张力调整,控制精度和速度受传感器反馈精度和工作频率的限制。但是,当绕线主轴的卷径的发生变化时,该控制系统不能够及时补偿,张力控制滞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张力控制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恒张力恒速度卷绕控制系统不能及时补偿绕线主轴的卷径的变化造成张力控制滞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张力控制系统,包括:机架;收卷主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张力调节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张力调节件可随收卷主轴的卷径的变化而运动;控制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其中,待缠绕部件绕过控制轮、张力调节件后缠绕在收卷主轴上,通过张力调节件的运动调整控制轮的转速,以使待缠绕部件的张力在缠绕过程中保持不变。
进一步地,张力调节件的上侧部分与待缠绕部件配合,收卷主轴的卷径变小时,张力调节件向上运动;收卷主轴的卷径变大时,张力调节件向下运动。
进一步地,张力控制系统还包括: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张力调节件的移动的位移量;控制器,与位移传感器和控制轮连接,控制器控制控制轮的转速。
进一步地,张力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电机,与控制轮驱动连接,控制器通过控制电机控制控制轮的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工大机器人(山东)智能装备研究院,未经哈工大机器人(山东)智能装备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80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纺织机械用纱线导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混纺纱拉紧卷绕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