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干态发酵蔬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9744.4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6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孙月娥;王卫东;田晗;陈金玉;周晓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19/20 | 分类号: | A23L19/20 |
代理公司: | 32205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华德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蔬菜 生产周期 二次加料 发酵过程 制备干态 加料 发酵剂 香辛料 调味 开胃 多轮 装池 脱水 制备 杀菌 发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干态发酵蔬菜的方法,具体包括:原料的选择及处理、装池、二次加料、翻池加料、调味及脱水、包装及杀菌。本发明采用多轮发酵,并在发酵过程中添加香辛料和发酵剂,发酵蔬菜香味浓郁、开胃可口,制备方法简单、生产周期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发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制备干态发酵蔬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发酵蔬菜是以蔬菜为原料,利用有益微生物活动产生的生成物来保藏蔬菜的一种方式。通常有泡制、腌制、酱制等不同制作方法。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最早见于《诗经》,先人将其命为“菹”,即酸菜,此时民间已出现了酱菜制作工艺。对腌制加工工艺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则出自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至唐朝时期,出现了糟渍蔬菜,宋、元、明朝时期,我国的腌制蔬菜得到了很大发展,盐渍、酱渍、醋渍以及糖渍等蔬菜品种均有记载。经数千年的发展,腌制蔬菜在清朝时不管是生产量还是品种,都得到了极大提高,品种呈现多样化,多数流传至今,如四川的榨菜,浙江的萝卜干,天津的咸辣椒叶以及扬州的各种酱菜,时至今日仍深受人民喜爱。
传统干态发酵蔬菜生产加工方式大多数为:“发酵蔬菜→清洗→晒干→盐渍→发酵→发酵半成品”,该工艺其发酵时间长、过程不易控制,且入味不均匀,占用资金多,严重阻碍了企业工业化生产。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干态发酵蔬菜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发酵蔬菜香味浓郁、开胃可口,制备方法简单、周期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制备干态发酵蔬菜的方法,该方法发酵过程操作简单,发酵周期短,由于进行多轮发酵,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发酵蔬菜香味与产品能够更加充分融合,香味浓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备干态发酵蔬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的选择及处理:取新鲜的蔬菜,进行整理、清洗、切分;
(2)装池:将所述步骤(1)中处理后的新鲜蔬菜与香辛料、发酵剂、盐装满盐渍池,封池;
(3)二次加料:当盐渍池内蔬菜酸度达到0.40-0.45%后,上方添加盐与所述步骤(1)中处理后的新鲜蔬菜,封池;
(4)翻池加料:当盐渍池内蔬菜酸度达到0.60-0.65%,进行翻池,上方添加盐与所述步骤(1)中处理后的新鲜蔬菜,发酵过的蔬菜位于下方,封池;
(5)调味及脱水:当盐渍池内蔬菜酸度达到0.95-1.05%,再次翻池,取池中下部成熟的蔬菜加入香基进行调味,然后采用压榨机进行脱水处理;
(6)包装及杀菌:将脱水的蔬菜进行包装、杀菌,即得干态发酵蔬菜。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装池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处理后的新鲜蔬菜100份,香辛料8-10份,发酵剂1-3份,盐10-13份。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装池的方法为:将香辛料、盐混合均匀后和发酵剂、所述步骤(1)中处理后的新鲜蔬菜按“一层盐一层菜”的顺序放在容器内,中部以下用盐30-40%,中部以上用盐60-70%,顶部封闭一层盐。
优选的,所述香辛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白菌5-10份、排草1-3份、八角1-3份、三奈1-3份、草果5-8份、花椒2-5份、胡椒5-8份、桂皮3-5份、小茴香4-8份、蒜8-10份、姜10-15份。
优选的,所述发酵剂为:植物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和肠膜明串株菌按3:3-5:2-4混合。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调味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成熟的蔬菜100份,香基40-60份;调味方法:将香基均匀地抹在捞出沥干的蔬菜,密封静置24h,每隔4h翻动1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97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