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间歇法联产炔醇及烷醇和副产无机盐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0450.3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1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袁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玮 |
主分类号: | C07C29/42 | 分类号: | C07C29/42;C07C33/042;C07C29/17;C07C31/125;C07C29/86;C01D7/07;C01D3/04 |
代理公司: | 51242 成都环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斌;黄青<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646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炔醇类 粗产品 氯化钾 水相产物 芳香烃 碳酸钾 副产 精制 无机盐 浓缩 乙炔 氯化钾产品 分离干燥 环保问题 碱性条件 浓缩分离 浓缩溶液 氢化反应 炔化反应 生产效率 剩余液体 碳化反应 油相产物 焦油 反应釜 间歇法 烷醇类 提纯 联产 炔醇 萃取 中和 投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歇法联产炔醇及烷醇和副产无机盐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向反应釜内依次加入碱、六碳或八碳芳香烃、干燥精制后的乙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炔化反应并加入酮,经中和后分离,得油相和水相产物;向所得的油相产物中加水进行浓缩萃取,分别得焦油、液相炔醇类粗产品、固相炔醇类粗产品和六碳或八碳芳香烃,固相炔醇类粗产品经提纯得固相炔醇类产品,液相炔醇类粗产品进行氢化反应,浓缩精制,得烷醇类产品;对所得的水相产物进行浓缩分离,得氯化钾浓缩溶液,分离干燥,得氯化钾产品,剩余液体进行碳化反应,得碳酸钾产品。本发明的生产效率高、投资成本少,副产得到氯化钾和碳酸钾,减少了炔醇类产品的损失,同时解决了环保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间歇法联产炔醇及烷醇和副产无机盐的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的间歇法联产各类炔醇类产品的工艺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缺点:
1、需要采用不同的设备进行生产,投资成本高;
2、乙炔中带水,乙炔及酮转化率及炔醇类产品的收率不高;
3、反应时间长,耗能大;
4、产品中的废焦油及副产物较多,造成炔醇类产品的损失,并存在环保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间歇法联产炔醇类产品及副产氯化钾、碳酸钾的工艺,生产效率高、投资成本少,副产得到氯化钾和碳酸钾,减少了炔醇类产品的损失,同时解决了环保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间歇法联产炔醇及烷醇和副产无机盐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干燥精制处理乙炔;
S2、向反应釜内依次加入氢氧化钾、六碳或八碳芳香烃、经干燥精制的乙炔,在碱性条件下搅拌并加入酮,控制反应温度为35℃-80℃,反应压力为0MPa-0.98MPa,进行炔化反应6h,之后加水水解;
S3、对上述水解物沉降分离,分别得到碱性的油相产物和氢氧化钾水溶液,其中碱性的油相产物进行中和反应,pH值控制在5-6,得到氯化钾溶液和油性产物;
S4、对上述中和反应后的油相产物进行浓缩,再加水萃取,分别得焦油、水溶性的炔醇类粗产品、不溶水性的炔醇类粗产品和六碳或八碳芳香烃;
S5、上述六碳或八碳芳香烃返回到步骤S2中充当溶剂使用;不溶水性的炔醇类粗产品经提纯得精品炔醇类产品;焦油进行环保无害化处理;水溶性的炔醇类粗产品进行氢化反应3h,控制反应压力不超过1.8MPa,反应温度不超过85℃,浓缩精制,得烷醇类产品,浓缩出的水返回到步骤S4中使用;
S6、对上述所得的氯化钾溶液进行浓缩分离,得氯化钾浓溶液,结晶分离干燥,得氯化钾产品;向上述氢氧化钾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80℃,进行碳化反应,对碳化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得碳酸钾粗产品和炔醇类粗产品,其中,炔醇类产品返回到步骤S2中参与水解,碳酸钾粗产品经浓缩,煅烧,得碳酸钾产品,浓缩出的水返回到步骤S2中参与水解。
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的氢氧化钾为片状的氢氧化钾,所述氢氧化钾与所述酮的重量比为1.05:1,反应时间为12h/批;若氢氧化钾采用粉状的氢氧化钾,则氢氧化钾与酮的重量比为0.85:1,反应时间为6h/批,碱量加入的更少,减少了反应的时间,产量更高,同时也减少了能耗。
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向反应釜内通入乙炔时,同时向反应釜内加入酮。
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的搅拌的速率为100r/min-135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玮,未经袁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04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1,2,3-四氯丙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节能型煤气化制甲醇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