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挤制白铜管棒材内外表面氧化皮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60540.2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7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苏东东;费波;曹利;王强;杨海丽;余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1/08 | 分类号: | B24C1/08 |
代理公司: | 洛阳高智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9 | 代理人: | 徐丰果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铜 管棒材 内外 表面 氧化 处理 方法 | ||
一种挤制白铜管棒材内外表面氧化皮处理方法,工艺流程依次为:锯切矫直、上料、拨料至辊轴输送机、外壁抛丸、拨料至缓冲架、内表面喷丸、内壁喷砂器退出并清洁、卸料并吹风清理;白铜管棒材的外表面受到来自抛丸室内各个方向高速不锈钢丸料的高频次打击将氧化皮去除,内壁喷砂器的喷头进入白铜管棒材内时,高压气体推动不锈钢丸料由喷头向各个方向喷出,白铜管棒材的内表面受到来自各个方向高速不锈钢丸料的高频次打击将氧化皮去除,相对于酸洗的化学法处理氧化皮环保无污染;消耗金属小,金属损耗量在0.8%,远低于酸洗法,丸料等介质能重复多次利用,使用成本消耗低,抛丸后表面颜色均匀、无残留,对后续加工工序无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加工技术领域,涉及挤制白铜管棒材内、外表面氧化皮处理工艺,特别是一种挤制白铜管棒材内外表面氧化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白铜管棒材合金系是指含镍0.6-30%的铜基合金,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焊接性能,耐海水腐蚀性能仅次于贵金属,特别是具有独特的耐海洋生物污染性能和对应力腐蚀不敏感的优异特性,广泛应用于海洋船舶、海滨电站、海上平台、海洋化工等领域。主要包括海水管路、空气冷却器、滑油冷却器、海水泵壳体及叶轮等。
制作白铜管棒材加工工艺为熔铸—挤压—轧制—多道次拉伸—退火,其中挤压工序铸锭采用电加热或环形天然气加热,加热温度在1030℃,铸锭加热后挤压,挤压后白铜管棒材表面在高温下氧化,形成一层致密黑色的氧化皮,氧化皮主要为氧化铜、氧化亚铜、以及铜镍氧化物,附着在白铜管棒材表面,后续加工前必须去除,去除方法通常采用强酸液浸泡腐蚀法去除,具体工艺为:
配酸(18-20%H2SO4;7-10%HNO3;其余为水,形成混合酸液)—热水(60-70℃)浸泡20—30分钟—进入混合酸液槽浸泡40—50分钟—冷水洗—热水洗—再循环酸洗、水洗二到三次。
目前国内外白铜管棒材生产外径100mm以下时,先进企业采用水封挤压,挤压出料时白铜管棒材不氧化,但外径大于100mm白铜管棒材由于外径较大,造成大白铜管棒材挤压水封头封不住,以及油压机前梁设计难度大等问题,铜加工行业在挤压大口径白铜管棒材时均采用非水封挤压,挤压后白铜管棒材表面的氧化皮通过酸洗方法解决,但是白铜管棒材酸洗处理表面氧化皮工艺存在以下问题:
1.环境污染严重,废酸液处理难度大,对环境具有极大危害。
2.酸洗过程对金属损耗较大,酸与氧化铜进行化学反应的同时,白铜管棒材基体本身也进行损耗。
3.酸洗出现不均匀及表面酸残留,会出现质量问题及对后续加工存在风险。
建设“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现代工业,白铜管棒材表面氧化皮酸洗工艺必将淘汰,新的工艺方法替代是大势所趋。
为了解决上述方法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出了一种挤制白铜管棒材内外表面氧化皮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挤制白铜管棒材内外表面氧化皮处理方法,相对于酸洗的化学法处理氧化皮环保无污染;消耗金属小,此方法只对表层氧化皮清理,金属损耗量在0.8%,远低于酸洗法。丸料等介质能重复多次利用,使用成本消耗低。抛丸后表面颜色均匀、无残留,对后续加工工序无影响。对白铜管棒材消除加工残余应力有一定作用。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挤制白铜管棒材内外表面氧化皮处理方法,工艺流程依次为:锯切矫直、上料、拨料至辊轴输送机、外壁抛丸、拨料至缓冲架、内表面喷丸、内壁喷砂器退出并清洁、卸料并吹风清理;
第一步,锯切矫直:对挤压后的白铜管棒材进行裁切和矫直;
第二步,上料:抛丸机在抛丸前准备和检查,砂箱内不锈钢丸料的直径为0.1-0.3mm,总重量为10-13吨,全面检查后要求保证循环系统、回收分离系统及除尘系统能够正常运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未经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05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