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文件袋生产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1025.6 | 申请日: | 2019-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6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徐银龙;徐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龙研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D5/00 | 分类号: | B31D5/00;B29C65/18;B29C65/80;B29C65/78 |
代理公司: | 44230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梓雄;丁德轩<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面 对折 文件袋 膜片 行段 打扣装置 对折装置 工作平台 纽扣 模切 前行 贴合 压刀 水平输送机构 后续工序 夹合机构 夹送机构 纽扣扣合 热压封边 上料机构 生产设备 输送机构 水平夹持 准确对位 对折线 夹送 配合 | ||
一种全自动文件袋生产设备,包括机架、工作平台、水平输送机构、上料机构、第一纽扣打扣装置、第二纽扣打扣装置、水平夹持输送机构、膜片对折装置、热压封边装置和纽扣扣合装置,其关键是工作平台上开设有条形对折口,膜片对折装置的第一竖直前行段的输送面末端与第二竖直前行段的输送面末端贴合构成夹合机构,第一水平前行段的输送面与第二水平前行段的输送面贴合构成夹送机构。通过条形对折口与压刀的配合形成文件袋模切膜片的对折线,压刀、条形对折口、第一竖直前行段的输送面、第二竖直前行段的输送面实现文件袋模切膜片对折,对折后采用两个输送面夹送方式,始终保持对折后的稳定状态及准确对位进入后续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件袋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文件袋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文件袋的生产工序起码包括上料、纽扣打扣、膜片对折、热压封边、纽扣扣合等工序,各个工序均要求精确对位。
在文件袋的生产过程中,膜片的对折、各个工序的精准对位至关重要,而膜片对折后仍能保持精准对位的更是难上加难。
对于塑料膜片、塑料薄膜的对折,目前已有多种成熟的方法,例如,对于塑料薄膜的对折大多数采用一个三角形对折架,经前方牵引,使薄膜自中间对折,这已经在薄膜包装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种三角形对折架及牵引配合的对折方式仅适用于很薄的塑料薄膜,例如普通的薄膜袋、产品包装膜、资料袋的内页,其厚度一般在0.02-0.06mm之间,这样厚度的塑料薄膜翻折容易,并且不回弹。
而文件袋则具有一定的刚性要求,因此,文件袋一般采用较厚的塑料薄膜,文件袋在生产过程中先采用塑料薄膜进行模切,形成文件袋模切膜片,再在文件袋模切膜片两侧的相应位置分别打上纽扣,然后再沿中间的对折线进行对折,再经热合缝边,形成文件袋。显然,按照文件袋的一般生产工序,是无法采用上述三角形对折架对折后再进行模切成型的。
另外,文件袋模切膜片所采用塑料薄膜的厚度一般在0.08-0.2mm之间,这样厚度的塑料薄膜也无法采用上述三角形对折架进行对折,较厚的塑料薄膜对折后的回弹力度大,文件袋模切膜片对折后无法定型,而且需要较大的牵引力使塑料薄膜紧紧贴合在三角形对折架的表面上,大面积的摩擦会导致文件袋模切膜片的表面磨损。
因此,目前对于文件袋模切膜片的对折,一般都采用压板压紧对折线的一侧面,再通过机械手将另一侧面向被压紧的一侧面方向翻折,初步翻折成V型,再将翻折成V型的文件袋模切膜片放到压合装置上压合,有的还需要配合热定型,不仅工序复杂,而且对折后难以保持稳定的对折状态和准确的对位,以上两个原因都导致了文件生产的不连贯,自动化程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文件袋生产设备,这种全自动文件袋生产设备不仅通过膜片对折装置对文件袋模切膜片进行整齐对折,而且通过膜片对折装置实现对折后文件袋模切膜片的转接,保持文件袋模切膜片稳定状态及准确对位,将文件袋生产过程的前后工序串联起来,实现文件袋的全自动生产。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龙研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龙研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10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袋单向薄膜阀点烫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三路径压花设备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