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荷纤维与柞蚕丝混纺纱线及其纺纱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2153.2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5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卢益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华益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34;D02G3/44 |
代理公司: | 11496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荷纤维 混纺纱线 柞蚕丝 纺纱工艺 纺纱技术领域 重量百分比 并条工艺 粗纱工艺 高档面料 络筒工艺 染色工艺 梳棉工艺 染色 纺纱 蚊虫 清凉 驱赶 珠宝 | ||
1.一种薄荷纤维与柞蚕丝混纺纱线,包括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纱线由薄荷纤维和柞蚕丝纺纱而成,所述薄荷纤维与柞蚕丝混纺纱线的重量百分比组成如下:薄荷纤维70%和柞蚕丝30%。
2.一种薄荷纤维与柞蚕丝混纺纱线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加工工艺:
第一步:染色工艺:将薄荷纤维和柞蚕丝按照重量百分比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进行染色;
第二步:梳棉工艺:采用柔和梳理、顺利转移、轻定量、低速度、中隔距、高锡刺比、降低道夫速度的工艺原则;
第三步:并条工艺:采用三道并和的工序,将薄荷纤维和柞蚕丝先进行预并至15.5g/5m;
第四步:粗纱工艺:适当增大纱线的捻度,降低纺纱的车速;适当增大罗拉钳口隔距;将所述纱线的捻度控制在80~90之间;将所述车速设定为180~200m/min;将所述罗拉钳口隔距设定为21mm×28mm;
第五步:细纱工艺:工艺参数罗拉隔距为18*40,锭速为13000r/min,牵伸倍数为48倍,后区牵伸倍数1.17,捻系数为380,钳口隔距2.5mm;
第六步:络筒工艺:控制捻接参数,将络筒速度控制在800-900m/mi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荷纤维与柞蚕丝混纺纱线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轻定量是指生条的定量为12-14g/5m;所述低速度是降低纺纱机中锡林辊与刺辊的线速度,所述的高锡刺比是将锡林辊与刺辊的线速度比值控制在2.2~2.4之间;所述的中隔距是将纺纱机中锡林辊与刺辊之间的隔距控制在0.12-0.14mm之间,将纺纱机中锡林辊与盖板之间的隔距控制在0.17-0.2mm之间,将纺纱机中锡林辊与道夫辊之间的隔距控制在0.1-0.12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荷纤维与柞蚕丝混纺纱线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并条工艺包括头并、二并和三并,所述头并采用六道并条三薄荷纤维和三柞蚕丝,设计定量为18.5g/5m,将六道并条分成三股使其牵伸的开,点动喂入,设计隔距为12*25,头并牵伸倍数为6倍,所述二并为三薄荷纤维和三柞蚕丝,设计定量为17.5g/5m,设计隔距为12*23,二并牵伸倍数为6.34倍,所述三并为三薄荷纤维和三柞蚕丝,设计定量为15.5g/5m,设计隔距为11*23,三并牵伸倍数为6.77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华益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华益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215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弹机用上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绒状抗皱复合纱的高速大卷装纺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