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杜仲提早结果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2363.1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3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华;陈林武;彭晓曦;肖兴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30;A01G9/02;A01G9/029;A01G13/02;A01G2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郭艳艳 |
地址: | 61008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杜仲 建园 育苗 栽培 接穗 高效栽培 砧木培育 定植 嫁接 采集 保存 管理 | ||
1.一种促进杜仲提早结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砧木培育:
1)种子采收:选择树龄15-20年,树势强健,尚未剥过皮,无病虫害,结果稳定且无大小年现象的杜仲作为采种母树,采收完全成熟的种子,采后进行干藏;
2)催芽:播种前30-40d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
3)播种:选择沙壤土或壤土为圃地,立春前后开沟撒播,在苗床内按30cm行距开沟、深度4-6cm,每亩播种10-12kg,播完覆盖土2-3cm,轻轻压实,再盖一层稻草,浇透水,最后采用小拱棚薄膜覆盖,拱棚高度为70-80cm,幼苗出土后适时揭开塑料薄膜透气,待幼苗适应外界气温后完全揭开塑料薄膜;
4)两段式育苗:待母床幼苗长至8-10cm高、0.2-0.3cm粗时,将其移入12cm×12cm无纺布营养袋内;当苗木高度达到60cm时,进行摘心;
(2)建园定植:在出苗当年9-11月,待无纺布营养袋内苗的径粗度达到1.0-1.2cm,挖穴定植以便次年春进行嫁接,定植完苗木后确保根颈部位不深埋土中,浇定根水;
(3)采集并保存接穗:于早春树液流动前,在树龄15-20年、生长健壮的杜仲母树上采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1年生枝条作为接穗,穗条长度为40-50cm,含有10-12个芽,每30支接穗扎成一捆,贴上标签,用湿润的毛巾包裹,于2-3℃贮存;
(4)嫁接及管理:
1)在春季3月份进行嫁接,嫁接前一周杜仲园浇透水或下透雨;
2)以定植好的无纺布营养袋的苗木作为砧木,在距地面10-12cm高度的位置剪断砧木,并削平断面,在断面上沿皮层与木质部交界处向下纵切,切面长3.5cm;
3)在接穗上选好饱满健壮的芽后,先从芽一侧1.0cm处斜削一刀,切口深至皮层与木质部之间,长2.5-3.0cm,再将接穗翻转过来,在芽另一侧距离芽2.0-2.5cm处斜切一刀,切口长1cm,在切口前端将接穗基部削呈45度的斜断面,最后在芽点的上方1.0cm处斜削一刀,将接穗切断;
4)把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内,接芽的长削面向砧木,其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互相对准,绑紧;
5)嫁接20d后,及时抹除砧木上萌发出的嫩芽,嫁接45-60d接口愈合后及时解绑,待嫁接苗高大于等于120cm时,及时定干,促进侧枝生长,定干高为10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杜仲提早结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芽处理前将采集的种子装在麻袋等容器中,放在流水中冲泡1-2d,除去空秕子后,挑选充实、饱满、整齐、无霉烂、无病虫害的杜仲种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杜仲提早结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芽处理的具体方式为:将种子置于40℃温水中浸泡24h后,混合3-4倍种子体积的湿润河沙放于无纺布容器内催芽,每隔5d浇水一次,保持含水量为45-55%,待种子有40%破嘴露白时即可播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杜仲提早结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前一个月,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2000kg-3000kg,过磷酸钙磷100kg做底肥,用多菌灵25%的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土壤进行消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杜仲提早结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营养袋内的基质为:30wt%黄心土、60wt%腐殖土、6wt%过磷酸钙和4wt%珍珠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杜仲提早结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建园定植在坡地密植,坡度小、土层厚的地块可按3m×4m或4m×4m定植,同时按雌:雄=9:1的比例定植雄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促进杜仲提早结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坡地采用鱼鳞坑,平地或缓坡地穴状整地,规格为60cm×60cm×40cm,每个栽植穴施腐熟的农家肥5kg-8kg、过磷酸钙0.2kg-0.25kg,拌细土回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杜仲提早结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苗木生长中进行追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23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