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杜仲提早结果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2363.1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3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华;陈林武;彭晓曦;肖兴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30;A01G9/02;A01G9/029;A01G13/02;A01G2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郭艳艳 |
地址: | 61008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杜仲 建园 育苗 栽培 接穗 高效栽培 砧木培育 定植 嫁接 采集 保存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杜仲提早结果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砧木培育;(2)建园定植;(3)采集并保存接穗;(4)嫁接及管理。本发明从杜仲育苗、建园、嫁接到初挂果,仅需3年,极大缩短了杜仲育苗到结果时间,为果用杜仲高效栽培提供了一种简捷的育苗及建园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杜仲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杜仲提早结果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杜仲(Eucommia ulmoides)为杜仲科(Eucommiaceae)杜仲属(Eucommia)的植物,是地质史上第三纪冰川运动残留下来的古生树种,全世界只有一种,为我国特有树种,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杜仲具有耐寒、抗旱、耐贫瘠、适生范围广的特点,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分布广,种质资源丰富,资源优势突出,为杜仲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资源保障。在我国北至甘肃、陕西,南至福建、广东,东达浙江,西抵四川、云南的15个省区均有杜仲的天然分布。我国现有杜仲林面积达40万hm2,占世界杜仲资源总量的99%以上。四川是我国杜仲的主要分布区及主产区,在全省广泛栽培,栽种面积约3.8万公顷,是我国三大杜仲中心之一,已成为山丘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目前杜仲主要分布于我省秦巴山地和龙门山区,旺苍县、昭化区、朝天区、平武县、蒲江县、大邑县等分布较多。
随着对杜仲各部位有效成分的深入研究,对杜仲价值有了新认识和利用。杜仲含有大量次生代谢产物如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酚类、三萜类等,具有抗衰老、抗肿瘤、改善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脂、平衡调节血压等功效。2002年国家卫生部将杜仲叶与杜仲(皮)列入保健食品名单(卫法监发﹝1002﹞51号),2005年将杜仲叶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9年将杜仲籽油批准为新食品原料(卫生部2009年第12号公告)和保健食品(国食健字G20120447号)。
杜仲皮、果、枝叶中含有丰富的杜仲胶,杜仲胶具有“胶-塑”二重特性,作为新型的天然橡胶,是除三叶橡胶之外世界上唯一具有开发前景的优质天然橡胶资源。杜仲胶战略价值巨大,具有发展成大产业的资源条件和工业化潜力,可广泛应用于橡胶工业、航空航天、国防、船舶、化工、医疗、体育等国民经济各领域,产业覆盖面极广。杜仲种仁含油率达27%,用其提取的杜仲油是高级食用油和工业用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α-亚麻酸含量高达60%以上。
目前杜仲胶的提取主要是以杜仲叶为原料,由于杜仲叶含胶量一般为1%-3%,提胶的原料成本和加工成本都较高,杜仲胶价格昂贵,致使杜仲胶产品开发受到较大限制,也严重影响了杜仲产业化的进程。杜仲果皮含胶量高达12%-17%,是杜仲叶的5-6倍,利用杜仲果皮提胶可以显著降低杜仲胶生产成本,提高杜仲胶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杜仲大产业的形成和快速发展。
杜仲功能价值多样,用途广,开发潜力巨大,为杜仲多用途、多目标的综合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现有的一种杜仲嫁接苗木培育技术,砧木播种后的管理中需要间苗,当出苗30-50d后,根据出苗情况及时间苗,拔除弱小及生长过密处的多余幼苗,使幼苗间距保持在10-15cm,每公顷留苗12000-15000株,但是间苗造成了苗木的极大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23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