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舱盖组件的调节装置和具有该调节装置的机动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4058.6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7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发明(设计)人: | 曼弗雷德·霍夫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斯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C17/30 | 分类号: | E05C17/30;E05F5/10;B62D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德国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舱盖 组件 调节 装置 具有 机动车辆 | ||
公开了一种用于舱盖组件的调节装置(6)以及一种具有舱盖组件和调节装置的机动车辆。该调节装置包括具有纵向轴线(11)的壳体(10)、沿纵向轴线(11)彼此间隔的两个安装点(15,16)、沿纵向轴线(11)作用的储能单元(12)和相对于储能单元(12)串连作用的摩擦阻尼单元(17)。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舱盖组件的调节装置和具有此类型调节装置的机动车辆。
背景技术
已知配置为机动车辆前罩的舱盖组件。包括储能单元(诸如,弹簧构件)的调节装置协助开启舱盖组件并避免其意外关闭,尤其舱盖由于重力而坠落。储能单元具有让舱盖组件最大程度开启的最大行程距离,也就是最大延伸长度。尤其当配置为机动车辆前罩时,为了维护和/或维修可能需要舱盖组件开启超出最大开启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提高舱盖组件的开启性能的目的。
通过用于舱盖组件的调节装置来实现本目的,调节装置具有:具有纵向轴线的壳体、沿纵向轴线彼此间隔的两个安装点、沿纵向轴线作用的储能单元和相对于储能单元的串连作用的摩擦阻尼单元。根据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具有舱盖组件和具有调节装置的机动车辆来实现。本发明的要点是调节装置具有储能单元,此外还具有摩擦阻尼单元。摩擦阻尼单元相对于储能单元串连(连续)作用。储能单元和摩擦阻尼单元以串连的方式连接。特别的,开始仅储能单元起作用,直到达到最大延伸长度。当达到储能单元的最大延伸长度时,摩擦阻尼单元被附加地启动。换句话说,尤其当摩擦阻尼单元被启动时,储能单元还处于起作用的状态。储能单元协助从关闭位置到具有第一开启角度的维护位置、再到具有第二开启角度的安装位置的整个开启过程。以串连的方式被连接的摩擦阻尼单元允许附加的调节移动,换句话说,当已经达到储能装置的最大延伸长度时,调节装置的附加延伸移动。由于摩擦阻尼单元,调节装置的总延伸长度大于储能单元的最大延伸长度。摩擦阻尼单元提供足以防止调节装置特别是由于重力意外缩回的摩擦效应。然而,另一方面,摩擦效应足够小,以允许手动操作舱盖组件。摩擦阻尼单元提供的摩擦力特别是在50N和300N之间,特别是在100N和200N之间。特别地,可以通过修改设计来设定摩擦力,特别是修改摩擦配合件的偏压,摩擦配合件特别是抵接储能单元的摩擦构件,通过改变摩擦表面的尺寸和/或选择用于摩擦配合件的不同材料来设定摩擦力。待设定的摩擦力例如依据用于手动操作舱盖组件的所需力和/或依据对舱盖组件的舱盖(特别是机动车辆的前罩)所需提供的保持力。可调节的摩擦力还可以依据调节装置与舱盖组件的联接,特别是与车身的联接、和/或舱盖组件的可枢转舱盖及由此产生的杠杆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调节装置特别有利地允许调节特别地配置为机动车辆前罩的舱盖组件。舱盖组件特别地包括铰接到外壳、特别是车身的舱盖。然而,根据本发明的调节装置也可以用于配置为使得舱盖在外壳上布置成可以线性延伸的舱盖组件。
配置为使得摩擦阻尼单元固定到壳体的调节装置特别容易制造。调节装置的设计是坚固的。摩擦阻尼单元以紧凑的方式集成在调节装置的壳体中。
调节装置配置为使得储能单元至少部分地在壳体中布置,以便能够沿着纵向轴线移位,特别是相对于摩擦阻尼单元移位,从而允许特别简单地实施储能单元和摩擦阻尼单元的以串连的方式连接。已经发现,储能单元整体上可以配置为相对于调节装置的壳体能够线性移位。由于储能单元相对于摩擦阻尼单元能够移位,因此可以在储能单元和壳体之间直接提供摩擦效应、换言之摩擦力。
配置为使得摩擦阻尼单元具有摩擦构件的调节装置特别简单。摩擦阻尼单元特别地仅包括至少一个摩擦构件。摩擦构件特别地由摩擦材料制成,特别是由弹性泡沫材料制成。摩擦构件可以配置为摩擦带,其被弯曲以形成环,该环围绕壳体的纵向轴线插入壳体中。因此简化了摩擦带和摩擦构件的制造。还可以想到提供沿着纵向轴线前后布置的多个摩擦构件。还可以想到提供沿纵向轴线的圆周围绕纵向轴线布置的多个摩擦构件。还可以想到以摩擦材料制成的摩擦环的形式制造摩擦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斯帕有限公司,未经苏斯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40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