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放射性粒子植入推针工作状态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67002.6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3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珏;孙玉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大博实医用机器人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6/12 | 分类号: | A61M36/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丁浩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射性 粒子 植入 工作 状态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粒子植入推针工作状态监测系统,包括推针装置,所述推针装置包括动力源、推针底座及推针,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采集推针压力值或者动力源扭矩值,所述检测装置电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实时监测反馈的检测值,并根据监测的检测值进行判断是否异常,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动力源驱动推针进行移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检测记录分析软件系统,所述检测记录分析软件系统用于实时记录检测值,并进行分析,根据大量的测试数据计算推出每颗粒子推针所承受的压力范围或者动力源的扭矩范围。检测记录分析软件系统设置实验中测试出的压力范围,能够检测到粒子推针微小压力的变化,在发生异常时能够立即停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射性粒子植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放射性粒子植入推针工作状态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内放射治疗是在CT或磁共振图像引导下,采用手术针植入放射性粒子杀死癌细胞,是恶性肿瘤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内放射治疗与普通手术根治切除治疗相比并发症较少,对患者创伤小。而相比外放疗,内放疗体现出更好的局部控制性,无论对于低危患者的单一内放射治疗还是中高危患者的外照射联合内放射治疗,都显现出更优的治疗效果。因此,内放射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统的粒子植入时,采用手动驱动推针将放射性粒子从弹夹中推入到穿刺针并进一步推入到病灶中指定位置,在操作过程中很难在异常情况下及时了解并作出应对,且该方式放射性粒子还会对使医护人员受到放射性伤害,可靠性和安全性欠佳。
公告号为CN 109260586 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机器人,包括用于采集穿刺针6穿刺时所受轴向力的力反馈模块4,力反馈模块4可连接于滑块1104,力反馈模块4、弹夹模块3、粒子推送模块 22和穿刺针6可以同步滑动。力反馈模块4包括力反馈传感器,通过在工作过程中采集轴向力学信息,来实现力感知,然后通过映射模型将其传给主手操作端,具体应用中,若穿刺针6 受到轴向力超出预设范围或突然增加时,可以通过声音、图像、灯光、文字、震动等方式提示操作者,来实现力反馈。操作者通过得到的力反馈信息,实时调整穿刺针6与组织器官之间的作用力,避免实施过程中出现作用力过大的现象,从而来达到较好的实施效果。该机器人仅仅通过力反馈信息通过手动实时调整作用力,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时性,并且没有对力反馈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发生异常时无法立即停止,不能保证患者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放射性粒子植入推针工作状态监测系统,根据大量的测试数据计算推出每颗粒子推针所承受的压力范围或者动力源的扭矩范围,检测记录分析软件系统设置实验中测试出的压力范围或者扭矩范围,能够检测到粒子推针微小压力的变化,在发生异常时能够立即停止,保证患者安全,保证设备安全及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放射性粒子植入推针工作状态监测系统,包括推针装置,所述推针装置包括动力源、推针底座及推针,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采集推针压力值或者动力源扭矩值,所述检测装置电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实时监测反馈的检测值,并根据监测的检测值进行判断是否异常,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动力源驱动推针进行移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检测记录分析软件系统,所述检测记录分析软件系统用于实时记录检测值,并进行分析,根据大量的测试数据计算推出每颗粒子推针所承受的压力范围或者动力源的扭矩范围。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检测装置用于采集推针压力值,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推针底座上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推针尾端接触,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压力变送器,所述压力变送器用于将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值进行转换,所述压力变送器电连接控制器。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检测装置用于采集动力源扭矩值,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与动力源输出端连接的扭矩传感器,所述扭矩传感器连接转换器,所述转换器电连接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大博实医用机器人研究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工大博实医用机器人研究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70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粒子植入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紫外线消毒功能的便携式盆底康复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