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重物姿态的动力吊梁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7389.5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8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谢冰;宋海东;李庆杰;宋国利;高世卿;李瑞强;湛明宇;吴月姝;丁毅;曹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6 | 分类号: | B66C11/06;B66C13/08;B66C13/16;B66C13/4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汪海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重物 姿态 动力 | ||
本发明涉及吊装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节重物姿态的动力吊梁,包括主梁、回转轴、回转驱动机构、第一吊具、第一吊具驱动机构和第二吊具,回转轴上端设有吊座,主梁与所述回转轴转动连接,在主梁下侧设有回转驱动机构,且所述主梁通过所述回转驱动机构驱动绕所述回转轴转动,所述主梁一端设有第一吊具,在所述主梁内设有第一吊具驱动机构,且所述第一吊具通过所述第一吊具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所述主梁另一端设有第二吊具。本发明实现了用单个吊梁完成不同倾斜角度的工件吊运及安装,不仅保证吊装质量和效率,还可以减少操作人员,降低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吊装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节重物姿态的动力吊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大型设备建造过程经常需要进行大尺寸分段,建造模式也多倾向于模块化建造,也即将大型设备分成若干模块分别制造,然后再进行组装,这对辅助吊装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许多工装设备在安装时需要倾斜一定角度,现有技术中的吊装方式是采用2台吊车、每台吊车1个吊梁进行安装,并通过调整两台吊车吊梁的高度实现角度的倾斜,两台吊车在运行时需要不同人员分别操作,而且在安装过程中还要求两台吊车的操作人员需要紧密配合,这增加了设备安装施工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重物姿态的动力吊梁,实现了用单个吊梁完成不同倾斜角度的工件吊运及安装,不仅保证吊装质量和效率,还可以减少操作人员,降低人力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调节重物姿态的动力吊梁,包括主梁、回转轴、回转驱动机构、第一吊具、第一吊具驱动机构和第二吊具,回转轴上端设有吊座,主梁与所述回转轴转动连接,在主梁下侧设有回转驱动机构,且所述主梁通过所述回转驱动机构驱动绕所述回转轴转动,所述主梁一端设有第一吊具,在所述主梁内设有第一吊具驱动机构,且所述第一吊具通过所述第一吊具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所述主梁另一端设有第二吊具。
所述第一吊具驱动机构包括直线驱动装置、钢丝绳和转向轮,所述钢丝绳一端安装于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另一端绕过所述转向轮后伸出至主梁外部并与所述第一吊具相连,所述钢丝绳通过所述直线驱动装置驱动移动。
所述主梁内设有上下设置的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钢丝绳由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之间穿过。
所述转向轮上侧和外侧均设有限位轮,所述钢丝绳由转向轮和限位轮之间穿过。
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端部设有第一拉力传感器,所述钢丝绳与所述第一拉力传感器相连。
所述回转驱动机构包括回转驱动装置、蜗杆和回转支承,回转驱动装置和蜗杆设于一个安装座上,且所述蜗杆通过所述回转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所述回转支承的内圈和所述安装座通过固定螺栓固装于所述主梁下侧,所述回转支承的外圈齿圈与所述蜗杆啮合,且所述回转支承外圈下侧与一个承重板固连,所述回转轴下端穿过主梁后固装于所述承重板上。
所述主梁与回转轴之间设有衬套。
所述主梁远离所述第一吊具一侧设有配重箱。
所述主梁远离所述第一吊具一侧内部设有电控系统、视觉采集传感器和视觉灯。
所述第二吊具包括第二拉力传感器和吊装件,第二拉力传感器上端铰接于主梁端部,下端与所述吊装件铰接。
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发明利用第一吊具升降调整工件倾斜角度,并且利用回转驱动机构使工件调整到目标位置,实现了用单个吊梁完成不同倾斜角度的工件吊运及安装,不仅保证吊装质量和效率,还可以减少操作人员,降低人力成本。
2、本发明在第一吊具驱动机构和第二吊具上均设有拉力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吊具受力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73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