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用智能机器人仿生机械手抓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3135.4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5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寿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侨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B25J19/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胡国平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智能 机器人 仿生 机械手 抓取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部件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工业用智能机器人仿生机械手抓取设备,包括仿生套,所述仿生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通风管,通风管远离支撑架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扇叶杆,扇叶杆的两侧滑动连接有抽吸管道,抽吸管道的上部活动连接有转盘,转盘远离抽吸管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拾取机构。对物品进行抓取,手指弯曲的同时会带动扇叶杆在抽吸管道内进行滑动,因手指弯曲会将仿生套内的气流向中心位置挤压,气流带动扇叶进行旋转,扇叶产生的气流会吹拂至拾取机构表面,后通过中空通道流出,流动至拾取的部件表面,从而达到了给其内部降温、对抓取部件进行降温除杂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用智能机器人仿生机械手抓取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机器人在结构形式上与人臂和遥控机械手相似,控制原理则是基于数控和遥控的概念。现代工业机器人被看成是“数控操作臂”,其中操作人员直接操作的主臂由计算机数控装置所代替。
工业机器人由操作机(机械本体)、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构成,是一种仿人操作、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能在三维空间完成各种作业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生产设备。
适合于多品种、变批量的柔性生产,它对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和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使机械手达到人类手部的灵活性,必须要用到复杂的机械结构,而影响复杂的机械结构工作的一大因素便是散热性,若散热性不好,便会给部件增加载荷,缩短其使用寿命,严重的可能造成起火的情况;此外在抓取一些毛坯部件时,也需要对部件进行降温除杂工作,因此一种工业用智能机器人仿生机械手抓取设备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给其内部降温、对抓取部件进行降温除杂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用智能机器人仿生机械手抓取设备,包括仿生套,所述仿生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通风管,通风管远离支撑架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扇叶杆,扇叶杆的两侧滑动连接有抽吸管道,抽吸管道的上部活动连接有转盘,转盘远离抽吸管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拾取机构,所述拾取机构包括中空通道,中空通道的两侧活动连接有散热板,中空通道的表面套接有弹性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仿生套弯曲手指部位,对物品进行抓取,手指弯曲的同时会带动扇叶杆在抽吸管道内进行滑动,因手指弯曲会将仿生套内的气流向中心位置挤压,气流带动扇叶进行旋转,扇叶产生的气流会吹拂至拾取机构表面,后通过中空通道流出,流动至拾取的部件表面,从而达到了给其内部降温、对抓取部件进行降温除杂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扇叶杆的上部活动连接有扇叶,扇叶可将气流放大。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便于散热。
优选的,所述仿生套包括手指,手指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与驱动源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拾取机构放置在手指的内部,便于对抓取物进行散热除杂。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为四角形状,且中心位置设置有储杂箱,防止杂物进入仿生套内,影响部件工作。
优选的,所述转盘的表面开设有孔隙,孔隙可调节风量大小。
优选的,所述手指的数量为五个,与人体相同,且为软性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仿生套结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手指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抽吸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侨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侨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31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