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应多种姿势的深井救援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3599.5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0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孙万超;李杰;武玉涛;邹新源;陈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B99/00 | 分类号: | A62B9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任欢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盘 姿势 深井救援 伸缩杆 避障机构 抓取机构 落井 机器人 多自由度机械臂 可旋转支架 范围受限 机械手爪 救援设备 人本发明 旋转部件 一端设置 机械臂 三角轮 井壁 两组 抓持 转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多种姿势的深井救援机器人,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救援设备适用范围受限的问题,具有能适用于不同姿势的落井者,能有效保护落井者的有益效果,其方案如下:一种适应多种姿势的深井救援机器人,包括可旋转支架,包括第一旋转盘和第二旋转盘,第一旋转盘设置第一旋转部件与第二旋转盘连接,以带动第二旋转盘相对于第一旋转盘实现转动;抓取机构,安装于第二旋转盘的下方,抓取机构包括多自由度机械臂,机械臂的端部与用于抓持被困者的机械手爪连接;避障机构,包括至少两组,避障机构包括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安装于第一旋转盘,伸缩杆的另一端设置能够与井壁接触的三角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应多种姿势的深井救援机器人。
背景技术
农用机井是我国北方地区十分常见的农田灌溉设施,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设施。机井是由钻井机打成的垂直深井,深度一般都在十几米到数十米之间,直径多在350mm到600mm之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发生400-500起机井“吃人伤人”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600万元。而每年发生的机井“吃人、伤人”事件所造成的间接损失巨大。机井“吃人、伤人”让社会付出了生命和财产的沉重代价。
国内农村落井事件频发,但目前没有很好的救援方式。常用的救援方式有:救援人员直接下井和大型挖掘设备挖掘开口井。救援人员下井对被困者进行施救,对下井施救者本身有着很大的危险性。往往因为井口过小等原因,救援人员大多情况下无法对被困者进行直接救援。大型挖掘设备救援开口井的方式效率低,还容易引起塌方事故,造成严重后果。
目前已有的深井救援设备仍存在针对性太强、只能适合比较正常的落井姿态的问题,而且根据不同落井者的姿势更换不同设备,由于落井者的姿势会有各种各样的,浪费救援时间且不能适应井下复杂的真实情况,而且救援设备在救援过程中,容易产生摇晃,对被困者造成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多种姿势的深井救援机器人,有效的解决深井救援落井者姿势不同难以实施救援的问题,并且有较强的实用性。
一种适应多种姿势的深井救援机器人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适应多种姿势的深井救援机器人,包括:
可旋转支架,包括第一旋转盘和第二旋转盘,第一旋转盘设置第一旋转部件与第二旋转盘连接,以带动第二旋转盘相对于第一旋转盘实现转动;
抓取机构,安装于第二旋转盘的下方,抓取机构包括多自由度机械臂,机械臂的端部与用于抓持被困者的机械手爪连接;
避障机构,包括至少两组,避障机构包括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安装于第一旋转盘,伸缩杆的另一端设置能够与井壁接触的三角轮。
上述的深井救援机器人,通过机械臂和机械手爪实现对井内被困人员的抓持,因机械臂是多自由度的,能够适应各种姿势的被困人员,拓宽了救援机器人的使用范围,另外,再配合第二旋转盘的转动,能根据被困人员的位置调整机械臂和机械手爪的位置,而避障机构能够有效带动机器人在井内进行越障,且起到井内平衡稳定机器人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的端部设置轮叉,所述三角轮通过轮轴活动安装于轮叉,三角轮为通过行星架支撑的行星轮,三角轮与井壁接触,在井壁上利用行星轮自转便于第一旋转盘的移动,这样有效进行越障;
所述伸缩杆为气弹簧支撑杆,气弹簧支撑杆受压力收缩、长度随压力变化的特性,能进一步保证三角轮与井壁的有效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35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下铁塔钉的防坠落手柄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轻型高精度灭火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