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自排水沥青路面的路缘石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4669.9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7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沛洪;郭飞;蒋晖;冯渐熙;胡继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邓有才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排水 沥青路面 路缘石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装配式自排水沥青路面的路缘石,包括不透水的底板(1)和从底板(1)垂直向上延伸的不透水的侧石(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沿路缘石(10)纵向分布的上表面设置具有孔隙结构的透水层(3),所述透水层(3)的下表面连接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所述透水层(3)的一个侧面连接所述侧石(2)的内表面,所述透水层(3)的上表面高度低于所述侧石(2)的上表面高度以形成汇聚路面积水的导流转角(101),所述透水层(3)与所述底板(1)在靠近所述侧石(2)的交接处设有沿所述路缘石(10)纵向分布的预留孔(4),所述预留孔(4)贯穿所述路缘石(10)两端的安装面(102),所述预留孔(4)内设有软式透水管(5),渗入至所述透水层(3)中的竖向流水和横向流水流入所述软式透水管(5)而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自排水沥青路面的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层(3)由无砂透水混凝土浇筑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自排水沥青路面的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为倾斜面,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形成第一横坡(11),所述第一横坡(11)的高度沿靠近所述侧石(2)的方向逐渐降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自排水沥青路面的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层(3)的上表面在远离所述侧石(2)的一侧设有保护层(6),所述保护层(6)沿路缘石(10)纵向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自排水沥青路面的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6)的上表面为倾斜面,所述保护层(6)的上表面形成第二横坡(61),所述第二横坡(61)的高度沿靠近所述侧石(2)的方向逐渐降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自排水沥青路面的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所述侧石(2)和所述保护层(6)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自排水沥青路面的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缘石(10)一端的安装面(102)上设有凸起部(103),所述路缘石(10)另一端的安装面(102)上设有与凸起部(103)形状匹配的凹陷部(104),所述凹陷部(104)用于与相邻路缘石(10)的凸起部(103)嵌合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自排水沥青路面的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103)为半圆柱状的凸条,所述凹陷部(104)为半圆柱状的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自排水沥青路面的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层(3)与所述底板(1)之间以及所述侧石(2)与所述底板(1)之间均连接设有钢筋(7)。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自排水沥青路面的路缘石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路缘石模板安装:按照路缘石(10)的尺寸外形制作路缘石模板(20),按照侧石(2)的尺寸外形制作侧石模板(21),按照凸起部(103)的尺寸外形制作凸起部模板(22),按照凹陷部(104)的尺寸外形制作凹陷部模板(23),将侧石模板(21)、凸起部模板(22)和凹陷部模板(23)安装在路缘石模板(20)上;
(B)钢筋绑扎:按照底板(1)的尺寸沿纵横交错布置底板钢筋(71),在底板(1)上的侧石浇筑处绑扎侧石钢筋(72),在底板(1)上的透水层浇筑处另设置绑扎透水层钢筋(73);
(C)预留孔模板安装:将薄钢板压制成圆形的预留孔模板(24),准确定位预留孔模板的位置后,将预留孔模板(24)安装在路缘石模板(20)上;
(D)底板混凝土浇筑:使用准确的混凝土用量来浇筑底板,在浇筑时,压实对应透水层(3)一侧的混凝土以形成具有坡度形状的第一横坡(11);
(E)侧石混凝土浇筑:待底板(1)混凝土终凝后,根据侧石(2)尺寸准备配置侧石混凝土用量,一次性完成侧石混凝土浇筑,之后使用振捣设备振捣浇筑后的混凝土并防止混凝土从侧石模板(21)的缝隙中漏出;
(F)透水层无砂透水混凝土浇筑:待侧石(2)混凝土终凝后拆除侧石模板(21),将无砂透水混凝土浇筑到透水层对应的位置内;
(G)保护层混凝土浇筑:待无砂透水混凝土终凝后,浇筑保护层(6)混凝土,对远离侧石(2)一侧的保护层(6)混凝土压实形成具有坡度形状的第二横坡(61);
(H)路缘石模板拆除:将路缘石模板(20)拆除,再将预留孔模板(24)拆除,养护路缘石(10)使其强度增长;
(I)路缘石安放:按照尺寸要求,在路基(30)上方的基层(40)上两侧位于路面与路肩(70)的交接位置分别开出纵向的路槽(60),将路缘石(10)安放于路槽(60)上,路缘石的透水层(3)置于沥青路面层(50)的层位,待沥青路面层摊铺时满足沥青路面层(50)与透水层(3)紧密对接;
(J)软式透水管安装:将软式透水管(5)插入至预留孔(4)内,保证软式透水管(5)稳定安装;
(K)路缘石与路缘石的纵向装配式安装:将路缘石(10)的凸起部(103)对准另一块路缘石(10)的凹陷部(104)并进行推进,使两块路缘石(10)通过凸起部(103)和凹陷部(104)之间的卡接作用进行纵向连接,在连接固定后,对相邻的两块路缘石(10)之间的缝隙填充水泥砂浆;
(L)沥青路面摊铺以及路肩修筑:在稳固安装路缘石(10)后,进行摊铺沥青路面层(50)并修筑路肩(70),沥青路面层(50)的上表面与路缘石(10)的保护层(6)的上表面齐平,并使沥青路面层(50)与透水层(3)紧密结合后保持良好排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466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