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渐进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4913.1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0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彭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Q50/20 | 分类号: | G06Q50/20;G06K9/62 |
代理公司: | 61239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孙李林<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0181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力单元 培养系统 任务模块 科研院校 学习能力 应用能力 题库 数据库 模仿 计算机编程技术 计算机软件技术 后台管理模块 登录模块 基本信息 教学技术 应用效果 预先设置 递进 试题 分析 环节 | ||
本发明涉及科研院校教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渐进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系统,该培养系统基于计算机软件技术,包括登录模块、任务模块、后台管理模块和数据库,数据库内设置有学员基本信息和题库,任务模块包括学习能力单元、模仿能力单元、分析能力单元和设计能力单元,题库内预先设置有与任务模块相关的试题,本发明通过计算机编程技术将应用能力建立过程分为四种能力逐渐建立的量变环节,依次递进建立,四种能力分别为学习能力、模仿能力、分析能力及设计能力,最终达到质变即应用能力的建立,为各大科研院校提供一种渐进式能力形成机制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系统,具有创新的操作性强、应用效果较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科研院校教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渐进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系统。
背景技术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中心,目标是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不单单是对于项目或管理模式的模仿,而应该是在核心原理指导下具有自主设计、分析及应用综合能力的人才。各高校需具有自己的特色,针对各自办学的特色、专业类型和培养定位,设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形成特色鲜明、教学效果明显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多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其中工科、管理学科主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可拓理论应用型模式、项目驱动型实践教学应用模式、CDIO工程性应用型模式、回归分析驱动型应用型模式及循环型应用模式。这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都可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但是都是单一型应用模式,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应用型能力培养的渐进性,没有综合的渐进式应用模式。应用型能力通过一个环节往往很难直接建立,而是通过多个环节长期的积累训练并逐步建立起来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各大科研院校提供一种渐进式能力形成机制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创新的操作性强、应用效果较好等优点,本发明披露了一种渐进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渐进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系统,该培养系统基于计算机软件技术,包括登录模块、任务模块、后台管理模块和数据库,数据库内设置有学员基本信息和题库,任务模块包括学习能力单元、模仿能力单元、分析能力单元和设计能力单元,题库内预先设置有与任务模块相关的试题。
本技术方案基于计算机编程技术,就是说该技术方案是可以应用在任何一所科研院校的任何一台计算机,具有通用性,该系统可以结合单门课程设定,比如英语、高数等公共课程也可以是计算机理论、计算机专业课、计算机接口、CAD 设计等专业课程,该系统还可以结合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综合设定;该系统包括登录模块、任务模块、后台管理模块和数据库,其中登录模块,包括学生登录子模块和教师登记子模块,学生登录模块用于学生登录,学生或教师输入分配好的登录账号和密码,就能进入到系统中,学生可以在该系统中进行测试,教师通过后台管理模块可以对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打分和点评;任务模块包括学习能力单元、模仿能力单元、分析能力单元和设计能力单元,这四个单元连接到数据库内的试题,供学生训练和测试,这四个单元是递进式的,当学生通过学习能力单元测试后才能进入模仿能力单元,这样依次到最后一单元设计能力单元,完成全部单元的学习且测试合格后,才能获得学校和老师认可发放相关证书。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都可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但是都是单一型应用模式,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应用型能力培养的渐进性,没有综合的渐进式应用模式。本文提出一种渐进式能力形成机制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种创新的操作性强、应用效果较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未经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49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