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0286.2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4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郑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奎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4 | 分类号: | A61K36/8884;A61P31/02;A61P31/04;A61P31/10;A61P37/04;A61K35/413;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左正超 |
地址: | 154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制剂 药材 制备 抑菌作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病原微生物 溶血性链球菌 制备技术领域 大肠杆菌 致病菌 白色念珠菌 常规资源 毒副作用 绿脓杆菌 免疫系统 清热解毒 有效配合 抗疲劳 抗肿瘤 年龄段 治愈率 止痛 活血 敛疮 配伍 散结 生态平衡 收敛 采集 细胞 修复 融合 配合 | ||
1.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儿茶80-400份、天南星50-300份、毛诃子30-200份、玄参30-180份、赤芍50-220份、农吉利80-450份、黄芪80-320份、甘草50-240份、牛黄25-130份、冬虫夏草30-180份、人参45-200份、三七30-240份和珍珠10-1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儿茶100-280份、天南星100-220份、毛诃子75-135份、玄参60-120份、赤芍90-150份、农吉利150-280份、黄芪130-230份、甘草90-160份、牛黄50-98份、冬虫夏草80-160份、人参100-170份、三七98-140份和珍珠50-8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儿茶150份、天南星120份、毛诃子100份、玄参100份、赤芍120份、农吉利200份、黄芪200份、甘草120份、牛黄80份、冬虫夏草150份、人参150份、三七100份和珍珠8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口服剂。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清洗并烘干:按照相应比例称取儿茶、天南星、毛诃子、玄参、赤芍、农吉利、黄芪和甘草清洗干净后烘干,留作备用料Ⅰ;
(2)一次熟制:将步骤(1)得到的备用料Ⅰ进行一次熟制,待备用料呈炭黑色,停止熟制;
(3)二次熟制并粉碎:将步骤(2)得到的呈炭黑色的备用料Ⅰ进行密封、冷却至常温后进行粉碎,过筛后得到备用料Ⅱ;
(4)三次熟制并粉碎:按照相应比例分别称取牛黄、冬虫夏草、人参、三七和珍珠并将上述各原材料分别进行熟制,熟制完成后混合密封、冷却至常温后进行粉碎,过筛后得到备用料Ⅲ;
(5)制成成品:将步骤(3)得到的备用料Ⅱ和步骤(4)得到的备用料Ⅲ混合均匀,制成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一次熟制的温度为150-240摄氏度;
优选地,所述一次熟制的温度为170-220摄氏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一次熟制的温度为180-190摄氏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一次熟制的时间为0.5-1.5小时;
优选地,所述一次熟制的时间为0.6-1.2小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一次熟制的时间为0.8-1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过筛选用2000-3000目的滤筛后得到备用料Ⅱ;
优选地,所述过筛选用2300-2900目的滤筛后得到备用料Ⅱ;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过筛选用2600-2800目的滤筛后得到备用料Ⅱ。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冬虫夏草、人参和珍珠分别进行熟制时,熟制温度分别为80-150摄氏度;
优选地,所述冬虫夏草、人参和珍珠分别进行熟制时,熟制温度分别为90-130摄氏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冬虫夏草、人参和珍珠分别进行熟制时,熟制温度分别为95-110摄氏度。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熟制方式包括炒制、焖制或煅制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奎,未经郑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02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