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0286.2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4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郑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奎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4 | 分类号: | A61K36/8884;A61P31/02;A61P31/04;A61P31/10;A61P37/04;A61K35/413;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左正超 |
地址: | 154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制剂 药材 制备 抑菌作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病原微生物 溶血性链球菌 制备技术领域 大肠杆菌 致病菌 白色念珠菌 常规资源 毒副作用 绿脓杆菌 免疫系统 清热解毒 有效配合 抗疲劳 抗肿瘤 年龄段 治愈率 止痛 活血 敛疮 配伍 散结 生态平衡 收敛 采集 细胞 修复 融合 配合 | ||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及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制剂是通过选用常规资源丰富的药材与少数药效适用的珍稀药材配合得到的。该中药制剂药材配伍得当,显著加强了药材间的相互融合的作用,从而达到清热解毒、活血散结、抗病原微生物、止痛敛疮、抗肿瘤、抗疲劳、调节免疫系统和收敛修复细胞的功效。与此同时,在药材间有效配合的作用下,促使机体内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致病菌含量显著降低,显著提高了治愈率。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操作简捷,设备少,成本低廉且安全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药材采集过程中始终秉承维持生态平衡原则,适用于各年龄段的个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及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绿脓杆菌,又称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致病力较低但抗药性强的杆菌。土壤、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都有该菌存在。由于机体抵抗力降低,被严重烧伤或患有代谢性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的患者,以及术后或某些治疗后的患者较为容易感染该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隶属于葡萄球菌属,是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可引起许多严重感染。
溶血性链球菌,又称沙培林,对热和化学清毒剂均敏感,常引起扁桃体、咽部、中耳等感染。
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细菌,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是一种普通的原核生物。
白色念珠菌,是一种真菌,通常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道中,当机体免疫功能活一般防御力下降或正常菌群失调,该菌即会侵入细胞引起疾病。
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常会侵入血循环,产生毒素,从而极易引发败血症、血液病和恶性肿瘤等症。
目前,为了降低由于环境而导致人类机体功能减弱和免疫力下降引发的各类上述疾病的患病概率,利用中医药进行抑菌消炎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逐渐受到国民的重视。
现有的相关技术中提出一种由黄芩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连翘提取物、青黛提取物、冰片、薄荷脑、甘露醇、微晶纤维素、交联聚维酮、微粉硅胶、无水枸缘酸、碳酸氢钠、阿司帕坦、硬脂酸镁和水按照一定的配比组成的药物,该药物组合物对于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对于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差,因此其仅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型口腔溃疡。对于抑制上述5种菌的药剂配置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儿茶80-400份、天南星50-300份、毛诃子30-200份、玄参30-180份、赤芍50-220份、农吉利80-450份、黄芪80-320份、甘草50-240份、牛黄25-130份、冬虫夏草30-180份、人参45-200份、三七30-240份和珍珠10-100份。
本发明提供的该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药制剂是通过选用常规资源丰富的药材与少数药效适用的珍稀药材配合得到的。该中药制剂中的药材配伍得当,显著加强了药材间的相佐相佑、相互融合的作用,从而达到清热解毒、活血散结、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收湿生肌、止痛敛疮、补肺益肾、抗肿瘤、抗疲劳、调节免疫系统和收敛修复细胞的功效。与此同时,在药材间有效配合的作用下,促使机体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致病菌含量显著降低,在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治愈率,具有极高的疗效。
优选地,该中药制剂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奎,未经郑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02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