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开门的安全预警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2456.0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5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任广乐;李立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0 | 分类号: | B60R1/00;B60R2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钟宗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驶状态信息 后方车辆 预设 安全预警 车门门锁 触发信号 存储介质 下车 触发 开门 避免碰撞 相邻车道 行驶状态 车后排 车联网 门锁 同向 汽车 安全 乘客 行驶 返回 干预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开门的安全预警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获取本车的行驶状态信息;判断所述本车的行驶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行驶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S30;否则返回步骤S10;获取本车后排任一车门门锁开关的触发信号;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基于车联网获取所述门锁被触发一侧的后方车辆的行驶状态信息,所述后方车辆位于与本车同向行驶的相邻车道;根据所述后方车辆的行驶状态信息,获取后方车辆到达该车门对应下车位置所需的第一预计到达时间;根据所述第一预计到达时间和预设下车时间,对被触发的车门门锁执行预设的安全干预操作;本发明保证了乘客下车的安全,有效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开门的安全预警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成为人们日常的重要代步工具,实际使用过程中,后排乘客下车时容易忽视后方交通状况,从而经常发生后方行进的车辆与突然打开的车门碰撞的情况,尤其是在汽车无法停靠在路边的使用场景下,需要对后方行进中的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内的车辆进行观察,以确认安全。
现有的开门预警系统能对车辆侧后方交通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当存在对驾驶员或乘客开门后造成碰撞危险的后方车辆目标时,则通过声音或者灯光提醒车内人员及时关闭车门,从而避免车内人员因为没有注意后方车辆开启车门而导致的碰撞危险。但是,目前的开门预警系统只能单一地利用声光进行提醒,无法在可能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及时锁定车门,保证乘客安全;另一方面,也没有为乘客提供一种体验良好的观察后方路况的方式,便于乘客决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开门的安全预警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方便后排乘客在下车之前观察后方路况的同时,对乘客开门下车过程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开门的安全预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获取本车的行驶状态信息;
S20,判断所述本车的行驶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行驶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S30;否则返回步骤S10;
S30,获取本车后排任一车门门锁开关的触发信号;
S40,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基于车联网获取所述门锁被触发一侧的后方车辆的行驶状态信息,所述后方车辆位于与本车同向行驶的相邻车道;
S50,根据所述后方车辆的行驶状态信息,获取后方车辆到达该车门对应下车位置所需的第一预计到达时间;
S60,根据所述第一预计到达时间和预设下车时间,对被触发的车门门锁执行预设的安全干预操作。
优选地,步骤S60中,当所述预设下车时间大于所述第一预计到达时间,则控制被触发的车门的中控锁锁止,并向乘客显示后方车辆的行驶影像。
优选地,步骤S60中,当所述第一预计到达时间与所述预设下车时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向乘客显示后方车辆的行驶影像,并开启车门;
当所述第一预计到达时间与所述预设下车时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开启车门。
优选地,步骤S40包括:通过图像传感器,获取所述门锁被触发一侧的后方移动物体的移动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获取所述后方移动物体到达该车门对应下车位置所需的第二预计到达时间;所述后方移动物体位于与本车同向行驶的相邻车道。
优选地,步骤S60中,当所述预设下车时间大于所述第二预计到达时间,则控制被触发的车门的中控锁锁止,并向乘客显示后方车辆的行驶影像。
优选地,步骤S60中,当所述第二预计到达时间与所述预设下车时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向乘客显示后方车辆的行驶影像,并开启车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驰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爱驰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24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