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非机动车路口行驶控制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87290.1 | 申请日: | 201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1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吴新胜;赵梦超;张萍;孙业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深蓝大健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4;G08G1/042;G08G1/09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技术 非机动车 路口 行驶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非机动车路口行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路口预设非机动车行驶导向车道,配置导向车道具有被感应区域范围功能;
所述非机动车行驶导向车道包括直行车道、右转车道和左转车道;
所述直行车道、右转车道和左转车道始发线与终止线分别与对应路口设置的非机动车停止线重合;
所述配置导向车道具有被感应区域范围功能具体为:
在非机动车行驶导向车道下方按照其区域预埋设感应线圈以及压力传感器;
在非机动车道靠近路口处预设缓冲感应区域,配置缓冲感应区域具有感应行驶在其上非机动车并与其进行数据传输的功能;
预配置非机动车具有包括速度采集、转向采集、驾驶人员视频图像采集、车道感应、受控断电、受控减速、受控警报以及数据传输功能;
所述控制方法的具体控制步骤包括:
非机动车进入缓冲感应区域,缓冲感应区域接收该非机动车行驶数据,所述行驶数据包括速度、转向、视频图像、驾驶人员眼部数据、车辆位置和车道信息;
根据行驶数据预判断非机动车行驶意图,具体包括:
按照预设频率采集转向数据,对非机动车方向转角进行预估;
对非机动车行驶前方区域划分为直行注视区域、左转注视区域、右转注视区域,根据视频图像、驾驶人员眼部数据判断并提取预设时间内不同注视区域的累计注视时间;
在缓冲感应区域两侧设置电磁互感装置,同时采集非机动车道信息,提取车道参考标志线,处理得到车道偏移量;
对方向转角预测值、累计注视时间和车道偏移量进行信息融合处理,判断得出非机动车行驶意图;
结合当前红绿灯数据、道路限速数据、接收的非机动车行驶数据以及判断得出的行驶意图综合处理得到控制指令反馈至非机动车;
非机动车根据接收的控制指令执行不予干预、断电、减速、警报动作中的一种或几种;
非机动车驶离缓冲感应区域进入路口后自动感应当前行驶区域是否为行驶导向车道,是则正常行驶,否则执行断电操作直至感应到行驶区域为行驶导向车道或者接收到已驶离路口信号;
所述缓冲感应区域设置在非机动车道来车方向靠近路口处,其一端与路口设置的非机动车停止线连接,并设置有实时控制器,另一端设置有非机动车感应器;
所述非机动车感应器在非机动车进入缓冲感应区域时,建立与非机动车的数据连接通道,将接收的数据送入实时控制器;
所述实时控制器实时接收路口红绿灯信号,并根据接收的非机动车行驶数据,处理得到实时控制指令至非机动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非机动车路口行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配置非机动车,具体包括:
在非机动车中设置速度、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机动车当前速度和加速度;
设置转向传感器,用于采集非机动车转向数据以判断电动车的预变道方向;
设置无线传输装置,用于与缓冲感应区域进行数据传输;
设置微处理器、开关电路、受控刹车装置和警报装置,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执行断电、减速、警报动作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深蓝大健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深蓝大健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729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