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eO2 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87978.X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5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杨磊;魏琴;冯锐;刘蕾;刘雪静;张诺;马洪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G01N27/327;G01N27/3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赵凤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eo base sub | ||
1.一种基于CeO2@SnS2促进鲁米诺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直径为4 mm的玻碳电极依次用1.0 μm、0.3 μm、0.05 μm氧化铝抛光粉抛光处理,用超纯水冲洗干净;
(2)在玻碳电极表面滴涂6 μL、浓度为2 ~ 4 mg/mL的CeO2@SnS2材料溶液为传感基底,将其置于37 °C晾干;
(3)滴加6 μL、浓度为2 ~ 4 mg/mL的抗体标记的鲁米诺-铁蛋白(Ft-luminol)溶液,用pH 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冲洗电极表面,将其置于4 °C晾干;
(4)滴加3 μL、质量分数为1 ~ 3%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以封闭电极表面的非特异性活性位点,用pH 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冲洗电极表面,将其置于4 °C晾干;
(5)滴加6 μL 降钙素原的标准溶液或未知浓度的降钙素原溶液,37 °C下孵化0.5 ~ 2h,用pH 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冲洗电极表面,将其置于4 °C晾干,传感器构建完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eO2@SnS2促进鲁米诺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eO2@SnS2材料溶液,按以下步骤制备:
首先,将0.01 ~ 0.03 mol的五水合四氯化锡、0.001~ 0.003 mol六水合硝酸铈、0.04~ 0.06 mol的硫代乙酰胺、0.4 ~ 0.6 g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完全溶解于乙醇和蒸馏水的混合物在80 °C下搅拌2 h,将获得物转移至200 mL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温反应釜中,温度保持在180 °C,反应24 ~ 48 h,随后冷却至室温,所得到的固体离心洗涤多次后,在40 ~80 °C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2 ~ 36 h,然后在500 °C,氩气保护下烧结3 ~ 6 h,得到CeO2@SnS2,取2 ~ 4 mg的产品溶于1 mL超纯水中配成浓度为2 ~ 4 mg/mL的CeO2@SnS2溶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eO2@SnS2促进鲁米诺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标记的鲁米诺-铁蛋白(Ft-luminol)溶液,按以下步骤制备:
将3 ~ 5 mL、浓度为5 μg/mL的铁蛋白溶液与0.5 ~ 2.5 mL、浓度为10 mmol/L的鲁米诺溶液混合,随后加入3.5 ~ 5.5 mL去离子水进行稀释,然后,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50 ~150 uL、质量分数50%的戊二醛溶液,持续搅拌2 h后得到浅黄色的鲁米诺-铁蛋白溶液,继续加入100 ~ 300 μL、浓度为10 mg/mL的降钙素原抗体溶液,在4 °C下振荡孵化6 ~ 18 h,离心后分散到1 mL pH 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得到抗体标记的鲁米诺-铁蛋白溶液,置于4 °C下储存备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用于降钙素原浓度的检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用于降钙素原浓度的检测,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如下:
(1)参数设置:超微弱电致化学发光仪的光电倍增管高压设置为800 V,电化学工作站循环伏安扫描电位范围设置为0 ~ 0.6 V,扫描速率设置为0.1 V/s;
(2)测试:以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为对电极,以上述方法制备的传感器为工作电极,在10 mL含45 ~ 75 mmol/L过氧化氢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进行电致化学发光测试,得到孵化不同浓度降钙素原时对应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绘制工作曲线,其检出限为1.6 fg/mL,线性范围5 fg/mL-50 ng/mL;
(3)将孵化未知浓度的降钙素原实际样品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进行测试得到相应的信号强度,据此根据工作曲线计算即可得到该实际样品中的降钙素原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797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学发光底物检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测量室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