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墨烯/碳纳米管框架包裹Fe3 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88683.4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2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乔校畅;金具涛;范洪波;崔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4/90 | 分类号: | H01M4/90;B01J27/24;C02F1/461;C25B11/091;C25B1/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1 | 代理人: | 成伟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纳米 框架 包裹 fe base sub | ||
1.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框架包裹Fe3C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分子结构为“Fe3C@N-F-GCNTs”;所述催化剂由“纳米筛状”的石墨烯和“竹节状”碳纳米管作为外框架,金属物相Fe3C被包裹于石墨烯/碳纳米管框架中;所述石墨烯/碳纳米管框架为N/F双掺杂且富含边缘缺陷位;
所述石墨烯/碳纳米管框架中石墨烯层的厚度为2-3nm。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石墨烯/碳纳米管框架包裹Fe3C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碳纳米管框架中石墨烯层的厚度为2.5nm。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墨烯/碳纳米管框架包裹Fe3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三聚氰胺、PVDF和Fe(C2H3O2)2混合均匀,制得催化剂前驱体,其中Fe(C2H3O2)2和PVDF的质量比为0.2-2:1,三聚氰胺和PVDF的质量比为0.5-10:1;
2)惰性气体保护下煅烧步骤1)中所得催化剂前驱体,煅烧温度为600-1200℃,升温速率为2-10℃ min-1,煅烧时间为0.5-6h;
3)用酸浸洗步骤2)中所得产品,将酸洗后的产品洗涤至中性,干燥;所述酸的浓度为0.5-3mol L-1,酸洗温度为30-100℃,时间为1-48h;
4)二次煅烧步骤3)中所得产品,得到目标催化剂;煅烧温度为600-1200℃,升温速率为2-10℃ min-1,煅烧时间为0.5-6h。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烯/碳纳米管框架包裹Fe3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PVDF可替换为PTFE或PVDF和PTFE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烯/碳纳米管框架包裹Fe3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三聚氰胺可替换为双氰胺或三聚氰胺和双氰胺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烯/碳纳米管框架包裹Fe3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用的酸为H2SO4、HClO4、HNO3、HCl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烯/碳纳米管框架包裹Fe3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干燥温度为30-90℃,干燥时间为1-48h。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烯/碳纳米管框架包裹Fe3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洗涤为采用水和乙醇洗涤,低压抽滤或离心分离;所述的干燥为空气气氛中烘箱干燥、搅拌干燥或真空干燥。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墨烯/碳纳米管框架包裹Fe3C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碳纳米管框架包裹Fe3C催化剂用作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电解水氧电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868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