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羧基壳聚糖/紫草素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89800.9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4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许云辉;郑宏飞;杜兆芳;朱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47/36;A61K47/04;A61K31/12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卢敏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羧基 聚糖 紫草 复合 纳米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羧基壳聚糖/紫草素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是利用水溶性单羧基壳聚糖与三聚磷酸钠离子凝胶化作用形成包封紫草素的纳米颗粒,再通过亲水性高分子助剂与单羧基壳聚糖相互交联与组装,进而制备出粒径小、尺寸均一、稳定性高、生物活性好的复合纳米颗粒。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安全无毒,获得的复合纳米颗粒耐胃酸稳定性较强,有效提高了中草药紫草素的口服吸收利用率和靶向释药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羧基壳聚糖/紫草素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高活性壳聚糖纳米载体的制备技术,属于功能性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壳聚糖(Chitosan)是甲壳素的脱乙酰衍生物,来源于甲壳类动物、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外壳或真菌酵母的细胞壁,每年的生物合成可达2000亿吨,是自然界唯一的天然阳离子碱性氨基多糖。壳聚糖来源广泛、可再生,且具有生物相容、无刺激、无致敏、无毒性、易降解、组织修复、免疫调节、止血、抗菌、抗癌、降血脂、抗氧化、保湿润肤等生物学活性,在医药保健、生物组织工程、环保化工、功能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由于壳聚糖分子内与分子间存在较强的氢键作用使其难溶于水,只能溶于酸性溶液中,但酸性介质易挥发、腐蚀性强,且对生物体有一定的毒性,这些缺陷极大限制了壳聚糖的应用。单羧基壳聚糖由壳聚糖分子中C6位伯羟基部分或全部被选择性氧化为羧基而得到的壳聚糖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生物相容、降解性、反应活性、环境友好和无毒等特性,显示出了普通壳聚糖不具备的优良性质,水溶性壳聚糖更具应用潜力[Nicolas B,Stephane G,VeroniqueC.Advances on selective C-6oxidation of chitosan by TEMPO.Biomacromolecules,2008,9(9):2377-2382]。
壳聚糖纳米颗粒表现出独特的纳米小尺寸效应,其化学反应活性、生物活性、吸附性和比表面积都极大提高,在中性溶液中的溶解性显著改善,非常适合作为药物的递送和缓释载体。壳聚糖纳米载体通过调节其包埋药物的释放速度,使其在预订时间内控制释放,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有效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进而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和提高生物利用率,壳聚糖纳米微球能实现对药物的缓释、控释和靶向释放药物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98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