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子宫内膜癌诊断的试剂盒以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91040.5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74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禄;董兰兰;李婷婷;吴志诚;徐俊;赵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艾米森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子宫 内膜 诊断 试剂盒 以及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子宫内膜癌诊断的试剂盒以及应用,涉及基因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试剂盒含有用于检测第一靶基因甲基化的第一试剂;其中,第一靶基因为ZNF454基因。该试剂盒以ZNF454基因为靶点,通过检测其甲基化,对子宫内膜癌进行诊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和用药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子宫内膜癌诊断的试剂盒以及应用。
背景技术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为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的妇女,近年来呈年轻化趋势,早期(Ⅰ期、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达70%以上,Ⅲ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约为40-50%,而Ⅳ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为15-20%。因此,实现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举措。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方法有诊断性刮宫、细胞学检查、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等,但这些诊断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弊端。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诊断性刮宫,该方法取样有创伤,哺乳期或浸润型子宫内膜癌人群子宫壁薄弱,刮宫时可能造成子宫穿孔,给患者造成伤害;细胞学检查最接近筛查策略,但当前缺乏统一的细胞学标准;经阴道超声无法确定子宫内膜病变时内膜厚度的界值;宫腔镜检查费用高昂,且单独运用诊断价值有限。因此,子宫内膜癌早期检测亟需一种准确度高、方便且侵入性小的检测方法。
近年来,基因诊断成为体外诊断行业新的发展趋势。基因诊断,又称为DNA诊断或分子诊断,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继而做出诊断的技术。鉴于目前子宫内膜癌诊断方法存在的以上缺陷,基因诊断可提供一种更为方便和准确的方法。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肿瘤标志物主要为糖链抗原CA125和人附睾蛋白4,但其灵敏度较低,且在卵巢上皮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消化系统肿瘤等疾病中均可检测到CA125水平升高,此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也较低。
DNA甲基化是一种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在DNA甲基转移酶催化下,利用S-腺苷甲硫氨酸提供的甲基,将胞嘧啶的第五位碳原子甲基化,从而使胞嘧啶转化为5-甲基胞嘧啶,其对基因的表达调控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DNA甲基化作为基因诊断的手段之一,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多种癌症中均发现存在DNA甲基化异常的现象。DNA甲基化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并且是癌症发生的早期事件。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异常可以作为一种癌症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子宫内膜癌诊断的试剂盒以及应用。本发明的试剂盒是以ZNF454基因为靶点,通过检测其甲基化,用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和用药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子宫内膜癌诊断的试剂盒,其含有用于检测第一靶基因甲基化的第一试剂;其中,上述第一靶基因为ZNF454基因。
ZNF454基因编码锌指蛋白,可作为转录因子调控靶基因的转录,ZNF454基因位于人类第5号染色体上,对应于人类基因组GRCh38/hg38版本的chr5:178941198-178966433区域,ZNF454蛋白包含可使靶基因沉默的KRAB结构域,该结构域的长度为71个氨基酸。
本发明的研究发现,以ZNF454基因作为靶点,通过检测该基因的甲基化来对子宫内膜癌进行诊断,其灵敏度和特异性较现有技术均有提高。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子宫内膜癌诊断的试剂盒,其含有用于检测第一靶基因甲基化的第一试剂;其中,第一靶基因为ZNF454基因。该试剂盒可以检测ZNF454基因的甲基化,检测结果可以用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如,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87%和97.83%,ROC曲线下面积为0.976),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和用药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艾米森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艾米森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10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