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检测多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荧光编码微球试纸条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99967.3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8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邹小波;胡雪桃;石吉勇;李艳肖;甘子玉;徐艺伟;李亚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8 | 分类号: | G01N33/58;G01N33/569;G01N33/558;G01N33/5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检测 多种 金黄色 葡萄球菌 毒素 荧光 编码 试纸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涉及一种同时检测多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荧光编码微球试纸条的制备方法;步骤为:首先制备荧光特性好、水溶性好及生物相容性好的两种荧光碳量子点,并且通过调节两种碳量子点的掺杂比例,制备一系列具有不同荧光特性的荧光编码微球;用碳量子点荧光编码微球,对应标记肠毒素的抗体,得到多种荧光抗体探针;最后将多种荧光抗体探针等质量溶解在含有蔗糖和吐温20的磷酸缓冲液中,得到含有多种荧光抗体探针的混合液;然后均匀喷涂到玻璃纤维膜上,作为结合垫,以此制备荧光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条,实现多种肠毒素的同时定性及定量检测;本发明能够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率、实现大批食品样品的快速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时检测多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荧光编码微球试纸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分泌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E)是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大部分金黄色葡球菌可产生A、B、C、D、E和F等多种肠毒素。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由于菌体外分泌产生的肠毒素对热的抵抗力极强,加热至100℃、30分钟不能被完全破坏,摄入人体后仍能抵抗胃也中蛋白酶的分解,并引起人体的呕吐、腹泻等症状。目前检测肠毒素的方法主要有动物感染实验法,分子生物学法和酶联免疫学法。这些传统的方法耗时长,操作繁琐,成本高,不适合食品样品的快速筛查,因此需要研究一种快速检测食品中肠毒素的方法。
免疫层析检测技术是结合了抗原-抗体免疫学反应的免疫技术和层析技术而发展形成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其中主要的标记材料有放射性材料、酶、胶体金和荧光素等,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免疫层析试纸是以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为主,只能实现一种物质的检测分析或者只能实现比色检测分析;随着新型纳米材料的迅速发展,荧光编码微球以其稳定的形态结构及稳定而高效的发光效率,在标记、示踪、检测等领域显示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同时检测多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免疫层析试纸条,以期大大提高食品样品的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检测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旨在解决所述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可以同时检测多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碳量子点荧光编码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条,实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高效、快速及准确检测;本发明首先制备荧光特性好、水溶性好及生物相容性好的两种荧光碳量子点,并且通过调节两种碳量子点的掺杂比例,制备一系列具有不同荧光特性的荧光编码微球;其次制备荧光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条,实现多种肠毒素的同时定性及定量检测。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碳量子点荧光编码微球;
将蔗糖A加入磷酸A中,搅拌后置于微波炉中进行加热A,得到碳量子点,记为CQD1;再取蔗糖B加入磷酸B中,搅拌后置于微波炉中进行加热B,得到碳量子点,记为CQD2;
然后将CQD1和CQD2以m种不同配比混合,得到m种碳量子点混合物,分别分散于氯仿中,分别再加入聚(马来酸酐-alt-1-十八碳烯)(PMAO)、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十二烷基磺酸钠(SDS)进行第一次超声分散,最后再加入氢氧化钠(NaOH)进行第二次超声分散,经离心、洗涤后得到m种碳量子点荧光编码微球,记为QB1、QB2、QB3、……、QBm;
步骤2、荧光编码微球标记抗体探针;
取m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分别记为SE1、SE2、SE3、……、和SEm,m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对应的抗体分别记为Ab1、Ab2、Ab3、……、Ab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99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