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橡胶件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99970.5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0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岑丽;张晋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迅达橡塑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B29C3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徐文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橡胶件 成型 模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橡胶件成型模具,包括下模、上模与脱模机构,所述下模内安装有脱模机构,下模上端布置有上模,上模包括上模主体、导引杆与上内芯模,下模包括下模主体、下内芯模、脱模孔、进气口、出气口、升降孔、隔板、回缩孔与安装槽,脱模机构包括复位弹簧、升降架、脱模架与橡胶膜,脱模架包括固定筒、顶杆与回缩弹簧,导引杆包括杆体、橡胶套与橡胶塞。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合成橡胶件成型模具,在开模时利用压缩空气从下往上逐步对橡胶件进行挤压,在保证橡胶件表面形状不会遭到破坏的条件下,达到加快橡胶件与模具内壁分离速度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件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合成橡胶件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橡胶制品指以天然及合成橡胶为原料生产各种橡胶制品的活动,还包括利用废橡胶再生产的橡胶制品,其中合成橡胶的产量已大大超过天然橡胶,因此以合成橡胶加工制成的橡胶件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橡胶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利用压延机或压出机预先制成形状各式各样、尺寸各不相同的工艺过程,称之为成型。成型的方法有:a压延成型,适用于制造简单的片状、板状制品;b压出成型,用于较为复杂的橡胶制品;c模压成型,也可用于制造某些形状复杂(如皮碗、密封圈)的橡胶制品。模压法相比与压出成型法而言,使用设备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存在以下问题:
(1)橡胶件在成型后侧壁会与模具内壁相紧贴,若强行将橡胶件取出,可能会导致橡胶件表面缺损,影响成品质量,因此需要在成型前预先在模具内壁涂抹脱模剂,或在成型后使用顶出机构将橡胶件顶出,增加了工作步骤;
(2)使用脱模剂辅助橡胶件从模具内脱离时,脱模剂容易堆积在模具内,由于模具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很难及时、充分对残留的脱模剂进行清理,在之后的成型过程中,会导致胶料无法完全充满模具,使得成品出现缺损;
(3)使用顶出机构辅助橡胶件从模具内脱离时,顶出机构与橡胶件表面接触面积较小,在施力时,容易因局部受力过大而出现橡胶件挤压变形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橡胶件成型模具。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合成橡胶件成型模具,包括下模、上模与脱模机构,所述下模内安装有脱模机构,下模上端布置有上模;其中:
所述上模包括上模主体、导引杆与上内芯模,上模主体为空心结构,上模主体中部通过螺钉安装有上内芯模,上模主体下端左右对称安装有导引杆;导引杆在上模与下模进行合模时能够与升降孔共同配合起到导引作用,保证合模位置的准确,上内芯模与上模主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对上内芯模进行拆换、维护。
所述下模包括下模主体、下内芯模、脱模孔、进气口、出气口、升降孔、隔板、回缩孔与安装槽,下模主体为空心结构,下模主体中部通过螺钉安装有下内芯模,下内芯模左右侧壁上均从上往下均匀开设有脱模孔,下模主体左右两端侧壁上对称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内侧设置有升降孔,升降孔内侧从上往下均匀开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位置与脱模孔位置一一对应,升降孔下端安装有隔板,隔板下端设置有回缩孔,回缩孔下端开设有安装槽,且隔板内侧开设有半环形缺口;下模主体与下内芯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对下内芯模进行拆换、维护,当上模与下模合并时,进气口被导引杆堵住,当上模与下模分开时,导引杆沿升降孔向上运动,进气口露出,外部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升降孔后,从出气孔进入对应的脱模孔内,带动脱模机构对下内芯模内的橡胶件产生挤压,从而加快橡胶件的脱模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迅达橡塑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迅达橡塑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99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