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阻燃涤纶工业丝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800001.7 申请日: 2019-08-28
公开(公告)号: CN110528109B 公开(公告)日: 2021-02-19
发明(设计)人: 金亮;江振林;戴锁洪;王华平;柯福佑;范晓兵;钱卉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索力得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1F6/92 分类号: D01F6/92;D01F1/07
代理公司: 宜兴市兴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2 代理人: 杜振军
地址: 214253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高强 阻燃 涤纶 工业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高强阻燃涤纶工业丝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通过利用低温真空增黏,高温真空增黏和高温固相增黏工艺,制备得到含磷增黏聚酯切片,利用阻燃增黏聚酯切片熔融纺丝工艺制备得到高强阻燃涤纶工业丝。其中阻燃增黏聚酯切片其特性粘度为1.05~1.25 dL/g,端羧基含量为12~22mmol/kg,平均分子量为35000~45000,分子量分布系数PDI为1.05~1.08,磷含量为0.3~4.0 wt%,极限氧指数为28~36%;其中高强阻燃涤纶工业丝的线密度为200~5000D,单丝纤度为1.5~20 dpf,断裂强度为6.5~7.6 cN/dtex,纤维中磷含量为0.3~1.0%,极限氧指数为28~34%,平纹织物0.1mol/L的氢氧化钠80℃条件水洗处理15min后极限氧指数不小于28%。该高强阻燃涤纶工业丝具有强度高,阻燃性能优异,耐水洗性好,用于广告布、消防软管、军用箱包油囊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产业用纤维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阻燃涤纶工业丝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工业丝作为高性能纤维的一种具有高强高模、耐冲击、耐疲劳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车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消防等领域;而阻燃聚酯工业丝作为骨架材料,在军用缆绳、军用帐篷、军用箱包背带、柔性炮衣、军用柔性油囊等军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现有的聚酯阻燃改性严重的影响工业丝的机械性能,且阻燃改性方法带来更为严重的熔滴和烟气含量,严重影响了国防装备和使用官兵的安全性,限制了聚酯材料在高防火等级的领域应用;难以满足目前国防装备向高性能、轻质化、柔性化的发展需求。

根据聚酯材料燃烧过程高燃烧热的特性,结合含磷阻燃剂高燃烧热特征加速聚酯的熔融滴落,研究者开发了以CEPPA、DDP、DOPO、HMPPA等单体共聚的含磷阻燃共聚酯,并在民用聚酯纤维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普遍存在着,含磷共聚酯本身的分子量较低(<0.45dL/g),磷含量偏少(<2.0 wt%),用于阻燃母粒添加量大,导致阻燃效果差和加工难度大等问题。并且受含磷共聚酯分子量低、粉体阻燃剂共混分散性差的影响,阻燃剂对阻燃纤维机械性能影响大,导致目前阻燃聚酯纤维强度普遍偏低,阻燃聚酯工业丝强度难以突破6.5cN/dtex的强度指标;而对应的军用缆绳、军用箱包背带、军用柔性油囊等领域,其要求纤维强度需大于7.0 cN/dtex,且热收缩率低。同时军用帐篷、柔性炮衣,不仅需要高强度,同时还需要高阻燃以及柔软等性能,而我军目前仍然采用的是高成本的尼龙工业丝、芳纶等纤维材料,性价比极差,且可伪装性差;同时与外军的装备相比,还存在质量偏重,价格高,严重制约我军军事装备的柔性化、轻量化、规模化发展。

远纺集团以CEPPA为共聚单体,通过共聚反应在主链上引入含磷阻燃剂,磷含量为5000ppm,且LOI>30%的各种有色阻燃涤纶工业丝,强力损失大。

尤夫股份(ZL 200810301392.X,一种共混阻燃型涤纶工业长丝及其生产工艺)以无机阻燃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以及硼酸锌)为阻燃改性剂,与常规低粘度聚酯共混后,再经固相增黏工艺得到特性粘度为0.99-1.07 dL/g切片,纺丝过程中引入耐高温有机磷油剂,从而实现工业丝高阻燃性能,LOI>36%。

东华大学与江苏金泽新材料(ZL201510688938.1,一种高强阻燃涤纶长丝的制备方法)以阻燃剂(聚磷酸铵、五氧化二锑、聚氯乙烯)为阻燃改性剂,通过设计的螺杆共聚时引入阻燃剂,得到阻燃聚酯切片,纺丝后纤维强度可到9-12 cN/dtex,LOI>35%。同时在此基础上,发明人(ZL201510688847.8,ZL201510688803.5)开发了以苯基二氯氧化磷、丙烯酸和乙二醇为改性单体的共聚型阻燃剂及其高强阻燃纤维。纤维强度>6.9 cN/dtex,LOI>33%。但是此方法难以进行工业化,且在阻燃剂的设计过程中,并未见热稳定性以及耐水解稳定性的分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索力得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索力得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00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