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电池工作异常的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08705.9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9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任亚超;王明玉;吴靖;周国梁;廖佳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爱斯达克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G01R31/39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2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工作 异常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工作异常的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平均发热量获取步骤:计算动力电池在第一时刻到第二时刻内的平均发热量;发热量限值获取步骤:获取动力电池在生命周期内的发热量限值;决策步骤:判断所述发热量限值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平均发热量,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动力电池工作正常,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动力电池工作异常。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当前技术中易出现的电池已处于异常状态,但由于电池热管理性能较好,电池未达到温度异常阈值从而未报警的检测死角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动力电池工作异常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在车辆中的占有率越来越高,而电动汽车以电池为动力,为了保证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能以最佳状态提供和存储能量,需要对动力电池在使用状态下的电池状态信息(包括电压、电流、温度和热量)进行检测,以此判断动力电池是否发生异常。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直接检测电压、电流和电池本体温度的方法,根据检测值是否超过既定阈值来判断电池是否出现异常,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即使电池已经出现异常,由于电池的热管理性能较好,电池此时并不会表现出温度过高的迹象,如果仍以温度作为判断条件,易错过最佳报警时机,无法高效安全的使用动力电池,甚至对驾驶员安全构成威胁。例如:
专利CN108603792A公开了在温度检测模块(HM)中,具备:热敏电阻,其对单电池的温度进行检测;热敏电阻电线,其从热敏电阻引出;热敏电阻保持部,其以将热敏电阻朝向单电池侧移动弹压的状态而将热敏电阻以能在向单电池接近或分离的方向上移动的方式保持;以及电线布设通道,热敏电阻电线在电线布设通道朝向一个方向布设。在电线布设通道设置有保持单元,保持单元以为了允许热敏电阻的移动而在热敏电阻电线的引出端侧设置预定量的余长部的方式对从热敏电阻引出并沿电线布设通道布设的热敏电阻电线的中途位置进行保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工作异常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工作异常的检测方法,包括:
平均发热量获取步骤:计算动力电池在第一时刻到第二时刻内的平均发热量;
发热量限值获取步骤:获取动力电池在生命周期内的发热量限值;
决策步骤:判断所述发热量限值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平均发热量,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动力电池工作正常,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动力电池工作异常。
优选地,所述平均发热量的计算包括:
其中,为平均发热量,t0为t0时刻,t1为t1时刻,Tb0为t0时刻电池温度,Tb1为t1时刻电池温度,Cb为电池比热容,mb为电池质量,Tin_i为ti时刻冷板进口冷却液温度,Tout_i为ti时刻冷板出口冷却液温度,Cc为冷却液比热容,为冷却液质量流量。
优选地,所述发热量限值的计算包括:
其中,为发热量限值,kt为电池内阻增长系数,kT为电池内阻温度修正系数,I为电池输出或输入电流,R为电池内阻。
优选地,所述发热量限值是根据动力电池中的电池单体或电池模组,或者根据动力电池整体计算得到。
优选地,还包括在动力电池工作异常时进行报警提示。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工作异常的检测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爱斯达克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爱斯达克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87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磷酸铁锂储能电站电池预制舱防爆策略
- 下一篇:电池管理系统分板编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