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避碰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09588.8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7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泰远;姜舜;史耀华;于春雨;应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远时代(北京)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0T8/58 | 分类号: | B60T8/58;B60T8/171;B60T7/22;G01S13/93;G01S17/48;G01S17/58;G01P3/36;G01P3/00 |
代理公司: | 11463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严诚<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北京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时车速 探测 预警指令 预先设置 避碰 预警 车速测量仪 毫米波雷达 激光测距仪 前方障碍物 概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避碰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接收毫米波雷达探测得到的车辆相对于前方障碍物的第一相对距离及第一相对速度,激光测距仪探测得到的第二相对距离及第二相对速度;以及,车速测量仪探测得到的车辆的实时车速;若第一相对距离大于预先设置的距离阈值、且第一相对速度大于零,依据第一相对距离、第一相对速度和实时车速生成第一预警指令,预警车辆的驾驶员;若第一相对距离不大于预先设置的距离阈值、且第一相对速度大于零,获取第一相对距离和第二相对距离中的较小值,依据较小值、第一相对速度和实时车速生成第二预警指令,预警所述车辆的驾驶员。可以有效降低车辆发生碰撞的概率,提高避碰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驾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避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车辆已经成为家庭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而家庭车辆的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量缺乏驾驶经验的新手,使得驾驶过程中,在前车减速后,容易出现车辆与前车发生碰撞等交通事故。
目前,在驾驶过程中,避免和前车的碰撞主要利用车辆上安装的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在监测到本车与前车的距离小于预先设置的安全距离阈值时,确定存在发生碰撞的危险,向驾驶员发出警报,从而使得驾驶员及时采取防碰撞措施。
但该车辆避碰方法,毫米波雷达依据本车与前车的距离进行避碰警报,但毫米波雷达在车辆与前车的相对距离较小时,毫米波雷达进行距离探测会存在盲区,使得近距离时的相对距离探测精度较低,从而导致避碰效率较差,不能有效降低车辆发生的碰撞。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车辆避碰方法及装置,以降低车辆发生碰撞的概率,提高避碰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车辆避碰装置,包括:毫米波雷达、激光测距仪、车速测量仪以及电控机构,其中,
毫米波雷达、制动执行机构以及车速测量仪的数量为1,激光测距仪的数量为2,毫米波雷达、激光测距仪以及车速测量仪通过电线束相连分别连接至电控机构;
毫米波雷达安装在车辆的前进气网的中间区域,激光测距仪分别对称安装在毫米波雷达的左右两侧,车速测量仪安装在相距车辆传动轴预定第一距离的区域,电控机构安装在驾驶室内;
毫米波雷达,用于向前方障碍物发射毫米波信号,接收所述前方障碍物反射回的毫米反射波信号,依据所述毫米波信号与所述毫米反射波信号,确定所述车辆相对于所述前方障碍物的第一相对距离以及第一相对速度,将所述第一相对距离以及第一相对速度输出至电控机构;
激光测距仪,用于向所述前方障碍物发射激光信号,接收所述前方障碍物反射回的激光反射信号,依据所述激光信号与所述激光反射信号,确定所述车辆相对于所述前方障碍物的第二相对距离以及第二相对速度,将所述第二相对距离以及第二相对速度输出至电控机构;
车速测量仪,用于测量车辆的实时车速,将测量得到的实时车速输出至电控机构;
电控机构,用于若所述第一相对距离大于预先设置的距离阈值、且所述第一相对速度大于零,依据所述第一相对距离、第一相对速度和所述实时车速生成第一预警指令,预警所述车辆的驾驶员,以使所述驾驶员依据所述第一预警指令进行制动;
若所述第一相对距离不大于预先设置的距离阈值、且所述第一相对速度大于零,获取所述第一相对距离和所述第二相对距离中的较小值,依据所述较小值、第一相对速度和所述实时车速生成第二预警指令,预警所述车辆的驾驶员,以使所述驾驶员依据所述第二预警指令进行制动。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控机构还用于:
展示所述第一相对距离、第二相对距离、实时车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远时代(北京)技术研究院,未经泰远时代(北京)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95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