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电流采样系数补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1446.5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5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蕾;张陈;胡生瑞;程胜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巨一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6/28 | 分类号: | H02P6/28;H02P23/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同步电机 控制器 电流 采样 系数 补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电流采样系数补偿方法,通过上位机控制恒流源及MCU实现自动标定,上位机通过设定和检测MCU及恒流源反馈状态,给恒流源及MCU发送对应电流传感器量程范围内的平均分布点电流对应指令,然后MCU根据上位机发送电流指令及MCU中AD模块通过电流传感器采样得出的AD值,计算不同电流下电流采样系数。本发明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电流采样系数补偿方法通过上位机,恒流源,电机控制器MCU握手操作实现一键标定,结构简单,提高效率和精确度;本发明的自动标定完成得到的电流采样系数自动存储在EEPROM中并校核,下次应用上电读取EEPROM即可;本发明在标定完成后数据上传系统,方便后期产品追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永磁同步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电流采样系数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永磁同步电机功率密度高、效率高、转速范围宽,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其数学模型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系统。永磁同步电机采用扭矩/转速控制,电流闭环是控制核心,要实现对永磁同步电机的高效高质控制,需要准确的检测出U/V/W三相电流。
中国专利文献1(公开号:CN 103281032 A)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系统中的电流标定方法,电驱动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单元利用电流采样电流获得电流反馈值,并通过向电流采样电路输入标定电流及采样对应的电流反馈值得方法,得到输入输出电流的对应关系表,在控制程序中应用所述对应关系表对实际测量电流补偿后,用作电流闭环反馈。该电流标定方法不能实现一键标定,且需要记录输入输出电流的对应关系表,不适合产品批量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电流采样系数补偿方法,通过上位机,恒流源,电机控制器(简称:MCU)握手操作实现一键标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电流采样系数补偿方法,所述电流采样采用上位机及其分别连接的恒流源、电机控制器MCU,所述恒流源的正负极分别接在电机IGBT模块的正负极上,电机IGBT模块的U、V、W三相输出端口短接,且各相输出端口对应连接U、V、W三相电流传感器,三相电流传感器分别连接到MCU的AD模块,MCU控制IGBT模块的6个IGBT管Q1~Q6的开关;
所述采样系数补偿方法,是通过上位机控制恒流源及MCU实现自动标定,上位机通过设定和检测MCU及恒流源反馈状态,给恒流源及MCU发送对应电流传感器量程范围内的平均分布点电流对应指令,然后MCU根据上位机发送电流指令及MCU中AD模块通过电流传感器采样得出的AD值,计算不同电流下电流采样系数。
优选的,所述电流采样系数补偿方法的实现步骤包括:
S1、标定U相电流传感器正向电流与U相电流传感器负向电流时,此时U、V两相对应的上桥臂Q1管、下桥臂Q4管开通,Q2、Q3、Q5、Q6管关闭,通过上位机给恒流源及MCU发送对应电流传感器量程范围内的平均分布点电流,然后MCU软件通过上位机发送电流指令及MCU中AD模块通过电流传感器采样得出的AD值,计算不同电流下电流采样系数,所有指令下U相正电流及V相负电流标定完成后,自动切换到V相正电流及W相负电流进行标定;
S2、当标定V相电流传感器正向电流与W相电流传感器负向电流时,此时V、W两相对应的上桥臂Q3管、下桥臂Q6管开通,Q1、Q2、Q4、Q5管关闭,标定完成后切换到W相正电流及U相负电流标定;
S3、当标定W相电流传感器正向电流与U相电流传感器负向电流时,此时W、U两相对应的上桥臂Q5管、下桥臂Q2管开通,Q1、Q3、Q4、Q6管关闭,标定完成后关闭所有桥臂并反馈上位机当前电流标定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巨一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巨一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14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