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孔探仪探杆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2225.X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0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侯飞龙;张新冬;李晨;许立君;张义德;刘金凤;蒲海龙;杜家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1/30 | 分类号: | G01D11/3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孔探仪 探杆 固定 装置 | ||
1.一种发动机孔探仪探杆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探杆固定套(1)、第一螺套(2)和顶紧锁(3),所述探杆固定套(1)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探杆的通孔,且所述探杆固定套(1)能够将探杆固定,所述第一螺套(2)上开设有通孔;
所述第一螺套(2)上沿周向开设有长条孔(201),所述探杆固定套(1)的一端伸进所述第一螺套(2)上开设的通孔内,且所述探杆固定套(1)与所述第一螺套(2)之间由一端穿过所述长条孔(201)的固定套限位销(4)连接,所述固定套限位销(4)能够对所述探杆固定套(1)沿所述第一螺套(2)的轴向方向限位;
所述顶紧锁(3)包括顶紧杆(301)和连接在所述顶紧杆(301)一端的顶紧板(302),所述第一螺套(2)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通孔(202),至少两个所述顶紧杆(301)的一端对应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02)伸进所述第一螺套(2)内,至少两个所述顶紧板(302)顶紧所述探杆固定套(1),至少两个所述顶紧板(302)能够对所述探杆固定套(1)沿所述第一螺套(2)的径向限位;
在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螺套(2)固定在待探查孔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孔探仪探杆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螺套(5),所述第一螺套(2)的外壁开设有螺纹,所述第二螺套(5)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所述第一螺套(2)与所述第二螺套(5)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螺套(5)的外壁均布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板(501),每个所述第一安装板(50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扣(502),所述第二螺套(5)的内壁铰接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板(501)对应的第二安装板(503),每个所述第二安装板(503)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夹扣(504);
所述第二螺套(5)设置在待探查孔处,当所述第一螺套(2)相对于所述第二螺套(5)向下运动时,所述第一螺套(2)能够使所述第二夹扣(504)向靠近所述第一夹扣(502)的方向运动,当所述第一螺套(2)相对于所述第二螺套(5)向上运动时,所述第二夹扣(504)向远离所述第一夹扣(502)的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孔探仪探杆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套(5)的外壁均布设置有三个第一安装板(5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孔探仪探杆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1)、第一螺套(2)和所述第二螺套(5)均为圆柱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孔探仪探杆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杆固定套(1)的侧壁上开设有夹紧槽(101),所述夹紧槽(101)上设置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用于将探杆固定在所述探杆固定套(1)上;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夹板(601)和第二夹板(602),所述第一夹板(60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夹板(60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夹板(60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夹板(60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螺栓(603)连接,所述第一夹板(601)与探杆接触,所述第二夹板(602)与所述探杆固定套(1)接触,通过调节所述第一螺栓(603)控制所述第一夹板(601)和所述第二夹板(602)的夹紧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孔探仪探杆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套(2)上沿周向均布开设有三个长条孔(2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孔探仪探杆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套(2)上开设有三个第一通孔(202),每个所述第一通孔(202)不在同一水平面,但三个第一通孔(202)沿所述第一螺套(2)的轴向投影是均匀分布在圆周上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孔探仪探杆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杆(301)是螺纹杆,每个所述第一通孔(202)是与所述螺纹杆匹配的螺纹孔,每个所述顶紧板(302)为弧形板,顶紧板(302)的中部开设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内间隙配合有第二螺栓(303),所述顶紧杆(301)与所述顶紧板(302)通过所述第二螺栓(30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222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