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孔探仪探杆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2225.X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0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侯飞龙;张新冬;李晨;许立君;张义德;刘金凤;蒲海龙;杜家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1/30 | 分类号: | G01D11/3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孔探仪 探杆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孔探仪探杆的固定装置,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航空发动机孔探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工装数量少、结构简单,可以有效节约检测过程中的人工成本,提高检测效率;第一螺套和第二相互旋转装夹,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探杆的装夹、三组顶紧锁对探杆位置的微调,在保证探杆位置固定的同时,降低了操作难度;采用本发明夹具可以提高发动机检测效率、降低检测过程中人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孔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孔探仪探杆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发动机的内部结构后愈加复杂精密,为了保障安全飞行,发动机无损检测技术日益重要。目前,使用孔探仪辅助进行的发动机原位无损检测,对其孔探仪探杆的控制采用人工手持的方式固定。由于人工手持方式的不稳定性,导致在检测过程中孔探仪探头位置不一致,从而影响叶片的检测结果,降低发动机的安全系数。同时,孔探探杆的手持固定方式,增加了检测过程中的人工成本,降低了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孔探仪探杆的固定装置,其目的在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降低检测过程中的人工成本和提高检测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发动机孔探仪探杆的固定装置,包括探杆固定套、第一螺套和顶紧锁,所述探杆固定套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探杆的通孔,且所述探杆固定套能够将探杆固定,所述第一螺套上开设有通孔;
所述第一螺套上沿周向开设有长条孔,所述探杆固定套的一端伸进所述第一螺套上开设的通孔内,且所述探杆固定套与所述第一螺套之间由一端穿过所述长条孔的固定套限位销进连接,所述固定套限位销能够对所述探杆固定套沿所述第一螺套的轴向方向限位;
所述顶紧锁包括顶紧杆和连接在所述顶紧杆一端的顶紧板,所述第一螺套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通孔,至少两个所述顶紧杆的一端对应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伸进所述第一螺套内,至少两个所述顶紧板顶紧所述探杆固定套,至少两个所述顶紧板能够对所述探杆固定套沿所述第一螺套的径向限位;
在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螺套固定在待探查孔处。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螺套,所述第一螺套的外壁开设有螺纹,所述第二螺套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所述第一螺套与所述第二螺套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螺套的外壁均布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板,每个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扣,所述第二螺套的内壁铰接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对应的第二安装板,每个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夹扣;
所述第二螺套设置在待探查孔处,当所述第一螺套相对于所述第二螺套向下运动时,所述第一螺套能够使所述第二夹扣向靠近所述第一夹扣的方向运动,当所述第一螺套相对于所述第二螺套向上运动时,所述第二夹扣向远离所述第一夹扣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套的外壁均布设置有三个第一安装板。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套、第一螺套和所述第二螺套均为圆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探杆固定套的侧壁上开设有夹紧槽,所述夹紧槽上设置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用于将探杆固定在所述探杆固定套上;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夹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夹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夹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夹板与探杆接触,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探杆固定套接触,通过调节所述第一螺栓控制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夹紧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套上沿周向均布开设有三个长条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套上开设有三个第一通孔,每个所述第一通孔不在同一水平面,但三个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螺套的轴向投影是均匀分布在圆周上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22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