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2653.2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7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春;董旭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靳玫 |
地址: | 110167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方法 装置 设备 数字化 摄影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得所述摄像头所拍摄的包括患者的人体图像;根据所述人体图像获得人体部位分布图像,从而获得待投照部位在所述人体图像中的像素位置;获得所述探测器通过所述摄像头成像的像素位置;根据所述待投照部位在所述人体图像中的像素位置和所述探测器的像素位置,确定所述探测器在竖直方向上的待移动距离;根据所述待移动距离输出移动信号,以使所述运动机构驱动所述探测器移动所述待移动距离。本公开实施例实现探测器根据待投照部位自动调整位置,定位精度高,并且适用于不同身形的患者;通过利用相对位置实现定位,减少了对全局坐标系的精度依赖,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
背景技术
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系统利用数字化平板探测器与X线发射器进行透视成像,由于数字化平板探测器相对传统探测器具有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等优势,目前已经取代了传统探测器成为X线摄影的首选方案。对病人进行摆位,将感兴趣部位与X线发射器、数字化平板探测器对齐,是医用DR首要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流程之一。
目前常用的摆位方式是手动摆位,一方面工作效率低,另一方面动态拍摄中可能会给技师带来不必要的射线辐射。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的定位设备,所述系统还包括放射源、探测器、设置在所述放射源端的摄像头,以及驱动所述探测器运动的运动机构,所述方法包括:获得所述摄像头所拍摄的包括患者的人体图像;根据所述人体图像获得人体部位分布图像,从而获得待投照部位在所述人体图像中的像素位置;获得所述探测器通过所述摄像头成像的像素位置;根据所述待投照部位在所述人体图像中的像素位置和所述探测器的像素位置,确定所述探测器在竖直方向上的待移动距离;根据所述待移动距离输出移动信号,以使所述运动机构驱动所述探测器移动所述待移动距离。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人体图像获得人体部位分布信息,包括:将所述人体图像输入至预先训练的人体识别网络,获得标注了人体部位的人体部位分布图像。
可选的,所述探测器的像素位置包括所述探测器的上边缘像素位置和/或所述探测器的中心像素位置;获得所述探测器通过所述摄像头成像的像素位置,包括:获得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探测器的实际尺寸;根据所述摄像头的内参数获得所述探测器的上边缘像素位置和/或所述探测器的中心像素位置。
可选的,所述待投照部位在所述人体图像中的像素位置包括所述待投照部位的上边缘位置和/或中心位置;根据所述待投照部位在所述人体图像中的像素位置和所述探测器的像素位置,确定所述探测器在竖直方向上的待移动距离,包括:根据所述探测器的上边缘像素位置与所述待投照部位的上边缘位置在竖直方向的距离,确定所述探测器在竖直方向上的待移动距离;或根据所述探测器的中心像素位置与所述待投照部位的中心位置在竖直方向的距离,确定所述探测器在竖直方向上的待移动距离。
可选的,所述摄像头设置为与所述探测器的水平中心线的平面上,并且所述摄像头被设置为跟随所述探测器移动相应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训练人体识别网络,具体包括:获得样本人体图像;对所述样本人体图像中,各个人体部位进行标注;利用包含人体部位的标注的样本人体图像,对所述人体识别网络进行训练,使所述人体识别网络能够识别输入图像中的各个人体部位。
可选的,所述获得样本人体图像,包括:获取在实际拍摄条件下拍摄的样本人体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26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