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嘧啶唑醇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6908.2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2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成合;王娅;李瑞雪;王洁;耿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3/04 | 分类号: | C07D403/04;A61K31/506;A61P31/04;A61P3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嘧啶 唑醇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嘧啶唑醇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嘧啶唑醇类化合物如通式I‑II所示,该类化合物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中的一种或多种具有一定抑制活性,可以用于制备抗细菌和/或抗真菌药物,从而为临床抗微生物治疗提供更多高效、安全的候选药物,有助于解决日趋严重的耐药性、顽固的致病性微生物以及新出现的有害微生物等临床治疗问题。其制备原料简单,廉价易得,合成路线短,对抗感染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嘧啶唑醇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嘧啶具有独特的双氮芳香结构,这使得它不仅易通过分子间超分子相互作用与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酶和受体等多种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也具有很高的亲和力,从而被广泛应用于设计生物或药物分子。此外,研究表明嘧啶类衍生物不仅能够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在DNA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表现出高效的抗菌活性;并且能够与活性结构片段杂化使这些杂化产物具有膜活性。因此,对嘧啶进行结构修饰有望得到更有效的抗菌药。
唑类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合成分子中的芳香杂环化合物,其独特的结构特点使它具有良好的富电性,从而不仅易通过氢键、配位键、范德华力以及π-π相互作用等形成超分子药物,改善药物分子的理化和药代动力学性质;也可通过多种非共价键力与生物体内多种酶和受体等作用靶点结合,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在医药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药物设计与开发的热点之一。基于此,将嘧啶和唑类相结合以期得到高活性的药物分子,克服细菌耐药性,拓宽抗菌谱,为临床提供新的候选药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在嘧啶上引入了唑环,提供一种具有广泛发展前景且安全性高、耐药性小、生物利用率好的嘧啶唑醇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嘧啶唑醇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嘧啶唑醇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在制备抗细菌和/或抗真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含所述的嘧啶唑醇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的制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嘧啶唑醇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结构如通式I-II所示:
式中,
R1、R2、R3、R4、R5和R6为氢、卤素、芳基、烷基、硝基、羟烷基、三氟甲基、甲酰基、羧基、氰基或氨基;
X、Y和Z为碳或氮。
优选的,
R1为氢、甲基、丙基或苯基;
R2为氢、甲基或硝基;
R3为氢或硝基;
R4为氢或甲基;
R5为氢;
R6为氢或硝基;
X、Y和Z为碳或氮。
优选的,为下述化合物中的任一种:
优选的,所述可药用盐为盐酸盐、硝酸盐或醋酸盐。
2、所述的嘧啶唑醇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如下:
a、中间体III-1~9的制备:以2,4-二氯嘧啶和唑类化合物为起始原料,在碱的作用下经取代反应即得中间体III-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69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型光稳定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三唑乙基靛红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