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硫型NO氧化规整结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7329.X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9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天军;陶平;李涛;汤立君;赵宝刚;孙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89 | 分类号: | B01J23/889;B01J27/19;B01J35/10;B01D53/86;B01D53/6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毛薇;李馨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硫型 no 氧化 规整 结构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用于烟气中NO氧化的复合金属氧化物负载型整体结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蜂窝状规整结构材料载体I、壁载于所述载体I的复合金属氧化物载体II、活性组分和助剂;
所述蜂窝状规整结构材料载体I为陶瓷蜂窝载体或金属蜂窝载体;
所述复合金属氧化物载体II包含氧化硅、氧化铝与氧化钛;
所述活性组分为氧化锰与氧化铁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所述助剂包括镧、铈、钼或磷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至少包含一种助剂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金属氧化物负载型整体结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金属氧化物载体II的质量为蜂窝状规整结构材料载体I质量的5~50%;活性组分与复合金属氧化物载体II的质量比为10~70%;助剂为活性组分与复合金属氧化物载体II的质量总和的0.01-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金属氧化物负载型整体结构催化剂,其特征在在于,所述复合金属氧化物载体II中,氧化硅重量为5~30%,氧化铝重量为10~50%,其余为氧化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金属氧化物负载型整体结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氧化锰和氧化铁分别与助剂镧形成复合氧化物;所述复合氧化物中,LaMnO3与LaFeO3总的质量比为10~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金属氧化物负载型整体结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磷元素的含量占复合金属氧化物载体II、活性组分和助剂总质量的0.01~10%。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金属氧化物负载型整体结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活性组分的水溶性前驱体、助剂镧前体化合物、燃烧剂和水混合搅拌溶解成胶,然后置于500℃~800℃下焙烧2-6h后,得到粉末;
所述燃烧剂为柠檬酸、EDTA、聚乙烯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活性组分的水溶性前驱体的加入量以三氧化二锰和/或三氧化二铁计,所述助剂镧前体化合物的加入量以三氧化二镧计:三氧化二镧、氧化铁和/或氧化锰、燃烧剂、水的重量比1:0.1~2.0:0.1~7:0.1~30;
(2)将所述焙烧粉末、氧化铝前驱物、氧化硅前驱物、氧化钛和球磨液混合,球磨0.5小时~8小时,得到复合氧化物球磨料;所述球磨液为质量分数1-10%的磷酸水溶液;
所述氧化硅前驱体的加入量以氧化硅计,所述氧化铝前驱体的加入量以氧化铝计,所述焙烧粉末、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与球磨液的重量比为1:0.1~7:0.1~7:0.1~7:1~30;
(3)将助剂铈与钼的前体化合物加入所述复合氧化物球磨料,搅拌溶解,并用球磨液调整浆料,作为催化剂涂覆浆料;
铈元素的添加量,以CeO2计,占焙烧粉末、氧化硅、氧化铝与氧化钛总重量的0~5%;
钼元素添加量,以MoO3计,占焙烧粉末、氧化硅、氧化铝与氧化钛总重量的0~5%;
(4)将所得催化剂涂覆浆料用浸涂法担载在蜂窝载体孔道内壁,干燥后,在500℃焙烧2小时,得到所述复合金属氧化物负载型整体结构催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前驱物为γ-Al2O3、拟薄水铝石与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氧化硅前驱物为氨型硅溶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的水溶性前驱体为相应金属的硝酸盐、草酸盐、乙酸盐与甲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助剂La的前体化合物为金属La的硝酸盐、草酸盐、乙酸盐与甲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732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文件校验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控制车辆行驶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