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硫型NO氧化规整结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7329.X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9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天军;陶平;李涛;汤立君;赵宝刚;孙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89 | 分类号: | B01J23/889;B01J27/19;B01J35/10;B01D53/86;B01D53/6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毛薇;李馨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硫型 no 氧化 规整 结构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含硫环境的NO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为复合金属氧化物负载的蜂窝整体结构催化剂,主要由蜂窝状规整结构载体I、复合金属氧化物载体II、活性组分与助剂构成;其中,所述复合金属氧化物载体含有氧化硅、氧化铝与氧化钛,活性组分为Mn与Fe,助剂为La、Ce、Mo与P;所涉及催化剂制备方法是首先获得La‑Mn‑Fe复合结构,然后将其与其他组分球磨成浆料,采用浸涂方式担载到蜂窝状规整结构载体I上。该催化剂在含硫氧化物较高的烟气环境中保持较好的NO选择性氧化性能,适用于烟气选择性氧化‑洗涤一体化脱硫脱硝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硫选择性催化氧化催化剂,具体涉及一种含硫烟气中NO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属于有害气体净化技术和环境功能材料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与工业排放的烟气量也急剧增加,其中包含的SOx与NOx气体给自然环境与人体生命健康带来很大影响。烟气排放的主要危害,首先表现在危害人体健康,譬如对人体的眼睛和呼吸道系统有明显刺激作用,易诱发多种眼睛疾病、支气管炎与肺病等,浓度度过高还将危机生命安全;其次,形成酸雨,危害农田森林,导致森林退化、农田土壤酸化与粮食蔬菜大面积减产;此外,酸雨还将产生严重腐蚀作用,能加剧潮湿空气对多种工程材料和设备的腐蚀,造成严重的建筑物、工程设施与文物等损坏。国际上对酸雨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高度重视,我国也已将控制酸雨和污染物排放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我国修订了《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并定义为“清洁空气法”,持续强化了我国污染物排放管制法规。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与工业排放气中SOx与NOx的脱除,已经成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形势依然严峻。
烟气脱硫技术研究始于19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开始了对烟气脱硫技术的大规模研究开发与应用,目前已有数百种烟气脱硫技术问世,有数千套烟气脱硫装置投入运行。烟气脱硫技术有湿法脱硫、干法脱硫和半干法脱硫三种方案。烟气脱硫中,湿法脱硫工艺设备投资小,工艺简单,过程效率高。国际上非常注重湿法脱硫的研究工作,尤其以日本、美国、德国等国的研究成果最多。其中较成熟的湿法脱硫工艺主要有:石灰石-石膏法、双碱法、氧化镁法、氨法、钠盐循环法与海水法吸收法等等。该方法脱硫效率高,尾气SOx排放浓度可稳定达到环保要求、运行状况稳定、实用业绩较多,但装置投资较大。随着国家对脱硫装置的开工率和排放指标要求越来越严,湿法脱硫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就开始了脱硝技术研究,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已经开发出多种脱硝技术,常用的烟气脱硝技术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SNCR)、固体吸附法、液相络合吸收法、等离子体活化法和生物法等等,其中SCR与SNCR是常用的工业脱硝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通常是利用NH3、尿素为还原剂,在高温催化剂的作用下,将NOx还原成N2和H2O;该技术最早由美国Engelhard公司开发,于1975年在日本示范后,奠定了其产业化基础,该工艺的脱硝效率一般可以达到85%以上,目前技术成熟、工程上应用最为广泛;然而,SCR脱硝技术也存在着催化剂易中毒失活、氨逃逸与氨安全问题、系统体积大与成本偏高问题。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与SCR脱硝的最大不同是不需要催化剂,将还原剂(如氨水、尿素等)直接喷入温度为800℃~1000℃的炉膛内,在高温下与烟气中的NOx直接进行反应生成N2和H2O;SNCR脱硝技术无需催化剂,成本相对较低,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SNCR也存在反应过程对温度条件要求苛刻、还原剂用量控制困难及其容易逃逸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73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文件校验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控制车辆行驶的方法和设备